校长参考
A6

孩子必须过有仪式感的家庭生活

詹文龄

  我们这个民族历史悠久,自古是很重视仪式感的。但现代社会由于逐渐步入小康,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方面,比如之前过年才能吃好的,穿新衣,而现在这些已成常态,天天都可过年,再加之目前家庭人口简单化,致使一些家庭过年过节的仪式趋于淡化。

  仪式感让孩子站在家庭中央,真正成为家庭的一份子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我认为父母一定要重视家庭仪式的设计,让孩子在有仪式感的家庭中生活。因为仪式感是教育孩子的重要资源,是民族文化的承传,是家庭生活的节奏和特色,是凝聚亲子关系的纽带,也是父母放飞孩子健康成长的风筝线,更是孩子幸福童年生活的印记!

  有调查显示:家庭传统仪式带给孩子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有仪式感的家庭,孩子更自主,更独立,更有责任心,更幸福!因为,仪式感源于每个家庭实实在在的生活,是父母带给孩子的一种庄重的、真诚的态度,是孩子内心的需求,会深深地刻在他的生命中,成为孩子生命的底色,可以享用终身,传宗接代。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有兄弟姐妹七个孩子,物质生活非常匮乏,不用说孩子们喜欢的零食,就连生活必需品蛋肉细粮等,通常也只在过年过节时吃一点,生活过得很拮据。可就是由于我的家庭有几个重要的仪式,使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有了一个个亮点,成为孩子们心中天天的祈盼!

  最突出是春节,那时候盼过年可真是刻骨铭心!一进腊月,彻彻底底地清洁卫生,打扫家,准备年货,多辛苦啊,但我们七个兄弟姐妹,个个都乐此不疲,一天天地掰着手指盼着,盼着。就因为这样天天数着过年,盼着过年!所以天天干活都没有怨言,天天都很幸福!

  还有六一儿童节,也是我们最企盼的!六一那天,不仅学校要组织演出和各种有趣的活动,家里还要改善伙食,穿新衣服。更重要的是,父母都知道六一是我们的节日,那一天,性情急躁的母亲,也变得非常温和,不随意训斥我们……

  “六一是孩子们的六一”!小时候六一儿童节仪式感的种子,深深地播撒在我的心田,成为我这一生做母亲,做老师,做校长,都特别注重给孩子们过六一的源头。

  还有就是每个人的生日也是天天盼望的,因为这一天最大的仪式感,就是全家人都会以你为主。

  那时,我心中还有一个最奇葩的仪式感,就是生病!生病多难受啊,可不知怎么,我就是从心里盼望生病,因为在生病的日子里,尤其是发烧,平时没空和我们多说话的父母,就会围着我嘘寒问暖,一会儿摸摸我的头,一会儿喂水喂药……我常常羡慕生病的兄弟姐妹,我身体比较好,很少发烧,小学期间只有过两次感冒发烧,还是吃点药很快就好了。但当时的那种感觉,我却记了一辈子。生病真的难受,可母亲着急的样子,关爱的眼神,居然成了我发自内心想生病的仪式感。

  法国童话《小王子》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生病的那一天,真的和其他的日子不一样啊!

  仪式感就是孩子内心顶礼膜拜的情感祈盼!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维持良好亲子关系的秘诀就是,在这个家里能够一代代有效地传承家庭里的仪式感!仪式感可以让孩子站在家庭中央,真正成为家庭的一份子。有仪式感的人,是会生活的人,是对生活始终抱有热情的人!

  利用好仪式感这一教育资源,事半功倍

  孩子对仪式感的祈盼是来自心灵的内驱力。所以在设计家庭仪式时,父母要特别重视启迪孩子对仪式的祈盼心理。一次,同事的孩子对我说,再有两个月又两天,他就要过五岁生日了。我惊叹孩子记得这么清楚!他说,爸爸答应他五岁生日时,要送他一个礼物,是他最喜欢的小坦克。同事说,其实平时给孩子买这个小坦克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他发现孩子对这个小坦克非常感兴趣时,就刻意设计了作为生日礼物。果然孩子天天都在掰着手指掐算着,盼望着生日。

  看到孩子对距离生日的时间这么在乎,我想试着和孩子聊聊这两个月又两天一共是多少天。开始还担心孩子太小没法聊,没想到小家伙对此很有兴趣。我们从一个月有四周,一周有七天说起,不到10分钟,一个5岁的孩子很清楚地算出了两个月一共有八周,最终也知道了两个月(3月和4月)又两天共是63天。我真的很惊讶,这么难的题,如果靠老师去教,根本学不会。但因为这些数字离孩子的生日很近,成了他内心的需求,所以这些对幼儿园孩子来说很难的数字关系,也变得很亲切,很温暖,很简单了。 

  五岁生日得到了小坦克孩子很激动。我向他表示祝贺,问他六岁生日爸爸也买礼物吗?他得意地说:爸爸每个生日都会让他选自己最喜欢的礼物。看到孩子有了新的祈盼,我试着和他算了一下,现在离六岁生日还有多少个月?他兴致勃勃地又和我一起想着,推算着,最后居然搞清楚了离六岁生日还有12个月。

  我想,关于这12个月日子里的一些数学概念,在孩子在对新礼物的祈盼中,也会变得亲切温暖、简单,而容易掌握吧!

  仪式感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作者系山西通宝育杰学校校长)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