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自主自愿地生长
李慧春
一、理想的教育
“教育即生长”这一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述和完善。当今有很多不同的哲学体系、教育体系,但在“教育即生长”上它们高度一致。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就已经有一种潜在的精神禀赋、精神能力,理想的教育就是要让这些禀赋、能力得到很好的生长。
周国平认为,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我学习。历来只会考试的人,走出学校,不一定有真本事,相反那些有大成就的人,一定是善于自学、善于自我管理的人。
理想的教育,就像为一粒种子提供适宜的环境、丰富的养分、艺术的引导,让其潜在的精神禀赋、精神能力——自主自愿地生长。
二、小学教育的核心素养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查被记者问道:“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道:“是在幼儿园。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心理社会成长分为八阶段,其中,学龄期(6-12岁)值得我们关注,这一阶段的儿童应该在小学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提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相对缺失、薄弱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完成对学生“勤奋与能力”的培养,更要激发、弥补、完善学生学龄前期“希望、意志、主动”等心智品质。所以,我将小学教育的核心素养定位于:身心健康、生活情怀、意志品质、善于改变、成志于学。
三、我的教育模型
在确立了小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后,我想我们有必要确立一种教育模型,以期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育目标。我将这种模型定义为四大基石支撑的教育系统。(如右图)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说:“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斯宾塞在《教育论》中则将体育提高到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英国公学,甚至“体育第一,学习第二”,几乎所有公学都安排了大量的体育运动,他们认为,最优秀的学生是运动场上的英雄,体育是培养精英人才的绝佳途径和不可代替的有效手段。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体育被视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在《教育漫话》中,洛克的第一句话就是:“健康的心智存在于健康的体魄中。”科学研究发现,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多巴胺是种正向的情绪物质,人要快乐,大脑中一定要有多巴胺;血清素跟我们的情绪和记忆有直接的关系;正肾上腺素能使孩子的专注力增强。
以上是我教育模型的第一基石——体育。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只有训练。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精神是一个人的脊梁,也是一个国家的脊梁。
以上是我教育模型的第二基石——阅读。
苏联先于美国83天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这在美国教育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对此,美国教育界经历了十年之久的反思,发现居然是美国艺术教育的缺失削弱了其科技创造力,直接导致美国国会在美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将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核心学科。
以上是我教育模型的第三基石——艺术。
卢梭提倡让儿童通过实践活动和接触实际事物获得知识。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要摆脱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陶行知则把杜威的话倒过来,即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成长,他认为外在的一切教育影响都是儿童成长的条件,而成长的决定因素是儿童自己的活动、自己的体验。
以上是我教育模型的第四基石——活动。
在“体育塑造品质、阅读养成心智、艺术提升创新、活动形成能力”的四大基石上,以“生本课程”为内容的教育模型目标是,为身心健康、优良品质、趣雅灵动、成志于学,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生奠基。
这就是我心中理想的教育。(作者系繁峙县滨河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