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02

山西大学两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本报讯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山西大学有2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光电研究所所长张靖教授领衔的“基于超冷费米气体的量子调控”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副校长、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程芳琴教授领衔的“煤矸石煤泥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基于超冷费米气体的量子调控”项目主要完成人为张靖、王鹏军、黄良辉、孟增明。研究范围属于超冷原子物理。超冷原子气体因其独特的宏观量子相干性以及精确的人工可调控性,对量子材料的设计与制备、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超冷费米子实验平台,并实现了玻色费米混合气体量子简并。在建立玻色费米混合量子简并气体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在国际上率先实验实现一维和两维自旋轨道耦合的简并费米气体,系统地研究了超冷费米气体自旋轨道耦合人造规范势,发展了调控原子间强相互作用、动量分辨射频谱等技术,制备了自旋轨道耦合简并费米气体拓扑量子态。这些研究内容为在超冷原子体系中模拟拓扑物质以及制备操控新的拓扑量子态奠定了重要基础,引发了国际上大量相关理论和实验方面的研究。

  “煤矸石煤泥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主要完成人为程芳琴、张锴、郭彦霞、张培华、宋慧平、杨凤玲、张缠保、武建芳、傅垣洪、高利生。成果研究范围属于资源与环境领域,开发出煤基固废“分质资源化利用-分类无害化填充”技术:煤矸石分质及炉内SO2和NOx协同控制技术,实现了煤矸石和煤泥清洁燃烧发电;煤泥基生物质型煤技术和配套燃烧设备,实现了煤泥清洁安全资源化利用;双重防渗和隔氧阻燃耦合的煤矸石生态填充技术,实现了煤矸石和粉煤灰大宗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项目授权发明专利27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形成地方标准4项。整体技术应用后共消纳固废2.2亿吨,生态充填约6000亩,减排SO2 约230万吨、NOx约5万吨,新增销售收入110亿元,利税38.6亿元,推动了劣质煤发电行业技术进步,改善了京津冀环境空气质量,促进了煤基固废的清洁高效全利用。此成果广泛推广应用,将会对资源型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产生重大作用,对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具有积极作用。(本报综合)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