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苑
13

父亲的字典

  父亲的床头,是一张桌子。桌上,摆放着《新华字典》。

  其实,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农民,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他一辈子都在侍弄庄稼,二是因为他对土地感情深厚,种庄稼才是他的特长。然而,父亲历来喜爱写写画画,又与普通农民不同。

  很小的时候,家里的对联都由父亲自编自写,从来不用书上的现成对联。年前总有那么一两天,父亲倒好墨汁,铺开大红纸,用毛笔饱蘸浓墨,悬腕挥毫,把编好的对联,一笔一划,横平竖直地呈现在眼前。他从来不写行书草书,字如其人,刚正不阿,敦厚质朴。正因为对联原创,切合家庭实际和时代特征,还有点文采,所以,正月里,亲戚和乡亲们总爱在我家门前驻足赏联,评头论足,赞叹不已。

  以前,父亲谈历史,评戏曲,编对联,都凭记忆,率性而为。后来他受邀参与老协会工作,写黑板报,编稿件。三年前,父亲被老协会会长淡泊名利、顾全大局、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发自肺腑地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盐湖文学》杂志和《东山文学》微信公众号上。从此,他开始写作,虽苦犹甜,乐此不疲。

  在村里文化人的影响下,父亲钻研古体诗和对联,为了诗句押韵和对联平仄,专门准备了《新华字典》,放在床头。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微弱的小灯下,他整整齐齐地写初稿,然后反反复复查字典,改来改去,又想押韵,又想意境优美。母亲常笑着说:你爸老马学窜哩,越老越“憨”,晚上不睡觉,也不知道写什么哩。可这,就是父亲的快乐呀!周末我们回家,父亲会喜滋滋地拿出诗稿给我看,得意地说:瞧,每一句都押韵了,你看哪里还需要改,改好我再邮出去。他给我看的都是改了好多次的定稿,其实,父亲在稿纸上誊过好多遍了,字字句句都浸透着心血,只有饱含艰辛的幸福才显得这样弥足珍贵。

  再后来,父亲创作的抗击新冠疫情纪实作品和歌颂中国共产党的诗歌陆续发表,还获了奖。他这样一位老农,甚至和老年大学里的退休干部们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而他也把老年大学写作班赠送的稿纸当作宝贝,写作的劲头更足了,甚至,把厚厚一沓纸装订成册,在首页大大方方地写着:诗集。然后,一页一页,一首一首,书写着他自己的诗歌。诗集还没写满,我相信父亲的宏愿肯定是活到老,写到老,不但写满整个诗集,甚至还会有:诗集二、诗集三……

  然而,天终不遂人愿,意外不期而至,父亲去世了。但父亲在灯下弯腰写作的身影,和文思泉涌的明亮眼神,深深地鼓舞着我们;他的为人和作品,仿佛一直熊熊燃烧的火炬,为我们照亮前行的征程;他高尚的人格内涵和巍峨的精神殿堂,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格外珍贵的财富。那本小小的《新华字典》,见证着父亲的快乐,见证着父亲的奋斗,也见证着父亲对生活的的热爱。

  字典虽小,却容纳了万千世界。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附:

思父诗

惟愿此身生双翼,

疾飞昆仑盗灵芝。

不畏风雷不畏险,

且换至亲康健日。


恨不挽住时光手,

多少憾事在心头。

对面相逢无有时,

一声长叹留身后。


往事成空难从容,

徒留相思夜风中。

良言善行藏心底,

且思且痛亲情浓。

(作者单位:万荣县教育局)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