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15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岚县红旗小学 刘竹青

  【教学目标】

  1.联系语境,正确认读“俩”等12个生字,借助组词、观察字形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观察结构与偏旁,规范书写“奶”字。

  2.读懂狐狸分奶酪的过程,通过创设情境想象心理活动,借助提示语读好对话,抓住小动物的表情、动作,分角色演一演狐狸和熊哥儿俩的三次对话。

  3.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狐狸分奶酪的过程,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复习旧知

  导入:小朋友们,昨天晚上读了课文后,狐狸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狡猾,贪婪,诡计多端,爱占便宜……)故事中狐狸骗到了奶酪太可恨了!狐狸究竟是怎么帮小熊分奶酪的?分了几次?让我们再次走进匈牙利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从课文中来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狐狸分奶酪》)

  复习字词:

  1.字词认读(略)。

  2.“奶”字书写。

  (1)交流分享写法:左右结构,左高右低,第三笔横要向上微斜,第四笔横折折折钩一笔写成。

  (2)老师示范书写。

  (3)学生书写(同桌评价)。

  二、带入故事 角色朗读

  1.出示课件(“哥儿俩”,“两”)

  (1)读准音。

  (2)辨字形。

  (3)理解意思。

  (4)迁移:姐妹俩、母女俩……

  2.出示课件(奶酪图片)

  3.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

  (1)理解:高兴极了(非常高兴)。

  (2)迁移:非常紧张(紧张极了)非常可爱(可爱极了)……

  (3)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4.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

  (1)理解:拌嘴(吵架、争吵、争论)。

  (2)猜想:吵些什么呢?

  (3)表演。

  5.出示课件(三句对话)

  (1)分角色朗读对话。

  (2)随机采访:

  狐狸1:你这么关心,在想什么呢?(想吃……)

  狐狸2:你真心想帮?还是另有打算?(另有诡计) 

  三、学习狐狸分奶酪的过程

  1.出示课件(课文最后一段)

  (1)理解:公平、不匀(老师演示掰饼干)。

  展示:公平——一样大小,不匀——一大一小。

  (2)解读“嚷”

  师问:狐狸分得真的很公平吗?(学生大声回答:不公平)

  猜字:你们这么多张嘴,这么大声地叫就是课文中的哪个字?

  设疑:狐狸到底是怎么分的?分了几次,结果如何?

  2.出示课件(第一次分奶酪的句子)

  (1)朗读第一句话。

  (2)理解:笑了笑,狐狸的笑是怎样的笑?(奸笑、坏笑……)

  (3)交流:狐狸心里想什么呢?

  (4)指导朗读:“你分得不匀!”“那半块大一点儿。”(“嚷”的语气,“大一点儿”体会小熊的斤斤计较)

  (5)小结:第一次分(掰:故意不匀)。

  (6)分角色朗读。

  3.出示课件(第二次分奶酪)

  (1)分角色朗读第7、8自然段。

  (2)做动作:瞧了瞧;体会:狐狸的诡计多端。

  (3)重读:“又大了一点儿”“又嚷”(体会小熊的斤斤计较)。

  (4)小结:第二次分(咬:故意不公平)。

  4.出示课件(第9自然段)

  (1)师生配合表演:(师朗读,生做动作)又咬——不停地咬——咬着咬着——一点儿也没剩下。

  (2)交流:分了几次?(三次、五次……)

  (3)小结:很多次……

  5.出示课件(一点儿也没剩下)

  交流体会:狐狸不仅(狡猾),而且还(贪婪)……

  6.出示课件(你可真会分。你可真会分!)

  (1)老师朗读。

  (2)感受:意思有什么的不同?(第一句真夸,第二句骂他)

  (3)反复朗读体会。

  7.出示课件:分角色朗读(带着自己的感受,加上合适的表情和动作)。

  四、悟清道理 迁移应用

  1.出示课件(问题:小熊兄弟俩上当受骗了,怪谁呢?)

  (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狐狸……熊哥哥……熊弟弟……)。

  (2)明理:懂得谦让,团结一心。

  2.续编故事

  又有一天,熊妈妈要出远门,临走时给小哥俩留了一个饼,让他们分着吃。狐狸又看见了,跑过来笑眯眯地说:……熊哥哥说:……熊弟弟说:…… 

  3.好书推荐

  《列娜狐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狐狸分奶酪》

狐狸      熊兄弟

 奶酪  

 狡猾      斤斤计较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