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行稳致远的几点思考
吕建雄 张晓春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何将“双减”政策更好落地?笔者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谈几点思考。
一、落实“双减”政策,学校是主阵地
教育的功能是让受教育者通过学习和训练从技术、能力、思想、行为、品德等方面都有进步,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双减”主要目的就是让学习回归校园。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落实“双减”政策,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减轻作业负担,反增课堂效益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做到“三到位”(基础知识训练到位、基本能力培养到位、学习情感激发到位)、“四原则”(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创造性)、“五要求”(将创新观融入课堂,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将兴趣带进课堂,将实践能力的培养渗入课堂)。
学校加强学生作业管理。将作业设计与管理纳入学校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考核项目,分年级组织教师研读课程标准,梳理教材,汇集年级教师集体智慧,建立共同设计、共享作业,建立科学有效、易于操作的作业规范。
2.优化在校学习生活流程,营造舒适环境
从学校整体布局、建筑造型、色彩、视野与建筑的协调性以及校园绿化、室内布置、校园卫生、硬件配置等方面入手,进行认真的探索和研究,突出校园的育人功能。
研究优化学生在校生活的机制、氛围、条件、样态,营造安全和谐、积极向上的环境,提升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质量。学校制定一系列符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使之日趋科学合理。以制度规范师生言行,建立起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开拓进取。
3.探索多元评价模式,创新评价标准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评价,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教育改革的难点。新一轮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
学校以激励性、发展性评价为导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过程性评价,实现家庭作业减量提质。减少考试频次,提升命题质量,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
二、落实“双减”政策,父母责任不能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和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造就杰出的人才。“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而不能减轻做家长的责任。如果父母指望“双减”政策可以让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就会贻笑大方。在陪伴孩子成长这条路上,作为家长,始终应该是一名学习者、引导者、陪伴者。
1.成为学习者,为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的,父母要给孩子良好的品行、高尚的情操。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孩子在家时间增多,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多了解一些教育发展动态,多学习一些教育子女的新思想、新方法,增强教育的科学性;父母应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多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多倾听、鼓励孩子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父母应该指导孩子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加强与老师的沟通,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学习。
2.成为引导者,为孩子搬走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双减”背景下,父母要成为孩子成长的引路人。父母应该与孩子、教师、学校保持畅达、良性的沟通;要主动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与其互动,引导其改正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要针对孩子的薄弱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补短教育,哪里出了问题,一定要及时了解,对症下药。
3.成为陪伴者,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双减”政策的实施,目的在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校成为学习主阵地。作为父母,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关注孩子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多鼓励、多信任、多陪伴孩子,以自己良好的心态和生活、工作习惯,去影响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三、落实“双减”政策,社会教育不可缺席
学校和家庭以外,社会机构、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成长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社会教育具有广泛性、适应性、及时性与补偿性,方式方法灵活多样,若善于利用,引导得力,必然会对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双减”政策背景下,社会机构提供的教育要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为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可利用独特的地方资源或红色资源向学生提供思想教育、行为矫正、习惯养成等服务教育。其次,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合理布局,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学校均衡发展和标准化管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要想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和目的,有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更需要社会教育的环境营造和大力支持。 (作者单位:汾阳市教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