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思研语
10

“双礼”教育催开德育之花

谭艳梅

  “双礼”教育是以党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操作策略,也是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落地的校本实践,同时也是我校落实“君子教育”办学思想的有效路径之一。

  “双礼”即“课程学礼”与“校园守礼”,通过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进而为学生奠定成为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

  “双礼”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推进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再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基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时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不应以“说教”为手段,而应以“渗透”为策略,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立德树人任务下小学校园“双礼”教育的实践研究。

  在德育教育实践中,太原市公园路万科紫郡小学“双礼”教育已成为落实思政理论课程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这充分说明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为我们如何立足新时代,培养奋发有为的时代新人指明了方向。

  “双礼”教育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化剂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称号,传承弘扬优秀礼仪文化,让优秀礼仪文化进校园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显得非常重要。第一,它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发展,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情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第二,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将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内涵注入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促进个性发展。第三,小学教育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对于礼仪知识的接纳与反应能直接对家庭教育、义务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形成反作用。正如清代思想家颜无所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综上所述,礼仪教育进校园对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小学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双礼”教育是实现“君子教育”特色办学的营养剂

  作为一所新创办的小学,蹚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特色办学之路,其艰辛可想而知,“双礼”教育正是伴随着我校“君子教育”特色办学实践应运而生。教师队伍是由区域内抽调的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新队伍,除一年级新生外,二至六年级学生均为转学生新组建的班级,面对这样的校情,学校精神文化的引领迫在眉睫,通过反复商讨,我校初步规划以“君子教育”为特色办学方向,因此,礼仪教育成为学校“君子教育”特色办学建设的基础。从环境出发,以“礼”为突破口,对全校学生的礼仪常态做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其中包括对家长的问卷调查,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以及学校政教处对各班礼仪常态的检查数据做分析,礼仪教育内容进行摸底。我们发现,学校在实施礼仪教育过程中,系统化的礼仪育人课程短缺,很多礼仪教育口号化、形式化,这成为礼仪教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导致礼仪教育与行为常规“两张皮”现象;未达到实质性的教育期许和目标,因此,我校急需构建有效系统的礼仪教育,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君子文化”为保障,尊重客观事实,结合校情、学情,积极探索校园“双礼”教育的实践路径;通过自主研发的礼仪校本教材,开发开设特色校本礼仪课程,实现礼仪教育系统化、课程化;同时构建自评、互评的校园礼仪评价形式,运用经典国学口吻的评价手段,实行以“礼仪卡”为载体的奖励机制,并以此形成系统的礼仪反馈评价机制。多项并举,构建常态“君子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课程学礼、校园守礼的养成实践氛围。

  路漫漫而修远兮,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云: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双礼”教育是创新,是探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升,为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人才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太原市公园路万科紫郡小学)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