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09

落实“双减”政策 回归教育本质

马爱萍

“双减”政策是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彰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教育的重大举措。“双减”政策的重磅出台,打出了恢复教育生态的精准“重拳”,按下了“超速”“超载”“内卷”等教育乱象的“暂停键”,将教育“主阵地”还给学校,将教育公平还给社会。然而,“双减”政策落地的同时,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相伴而生。

  1.学校层面产生结果和效果的胶着。“双减”政策要求校内教育完成自上而下配套的课后延时服务,但是没有明确的细化规定,学校执行时标准不一、内容单一,有的甚至仅是作息时间和课程表变更,注重实质结果,忽略实际效果。

  2.学生层面出现成绩与成长的困惑。态度自觉与不自觉、自主能力强与不强、习惯好与不好的两类学生,要么学习一路高歌,要么成绩一落千丈,两极分化拉大、成绩影响成长等现象均有显现。

  3.家长层面存在校内与校外的焦虑。源自升学压力、从众心态,许多家长依然执着“补课总比不补强”。利用家长的焦虑,培训机构“积极转型”,或变“线下”授课为“线上”教学,或转课外辅导为“1对1”家教形式;部分教师“地上”转“地下”,诱导家长费心托人四处打听报名缴费,让许多家长在“补”与“不补”的焦虑中徘徊试探。

  4.教师层面滋生职业和专业的倦怠。工作时间延长与延时内容单一的矛盾,让教师身心俱疲。特别是中学“5+2再+1”导致时间延长加大,课业负担加剧,教师工作量加重。“课堂要提质,延时要增效,家长要成绩,社会要评判”,致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苗头,长此以往,必然影响身心健康。

  “双减”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延及子孙的教育变革,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都要科学运用教育规律共同破题,真正让教育“返璞归真”。

  1.落实“双减”,首需注重学生自主发展。要全面建设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尚品、硕学、卓能、强体、崇劳”优质课程,在确保身心健康情况下,“野蛮”体质、文明精神、完善自我;要创新基础型、能力型、拓展型等“自助餐式”作业方式,深入推进前置作业改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业”有所成;要贯彻“兴趣为师”理念,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功夫,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要学习”,让学习过程乐在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课业。

  2.落实“双减”,尤需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要一改唯分数论的狭隘理念,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考试命题改革,更加注重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让学生找到成长动力和前进目标,学会总结学习流程、学会合作、学会自主钻研教材,彻底和课外补习班说“再见”。

  3.落实“双减”,尚需探究高效课改模式。用好“他山之石”,借鉴先进范例,探索试点“271”高效课堂等教学模式,即时间分配上,20%的时间教师讲课,70%的时间学生分组探究讨论,10%的时间学生对学习成果自主总结和分享交流;学习内容上,20%学生自学,70%同学之间合作交流,10%教师引领辅导;学习目标上,让20%的特优生成为尖子生、让70%的优秀生变成特优生、让10%的待优生变成优秀生。以此切实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实现教育质量有效提升。

  4.落实“双减”,还需缓解家长现实焦虑。要重视家校共建工作,探索建立家庭教育联动机制,通过不定期组织家长课堂,着力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做好教师与家长经常性沟通交流,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烦恼、需求、困惑,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完成好育人目标,推动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缓解家庭焦虑,让“双减”更有温度。

  5.落实“双减”,更需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探索建立教师“弹性上下班”和“课后服务补助”制度,合理调配教师的工作量,明确教师课后服务每课时补助标准的区间范围,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切实提升课后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从根本上解决课后社团、选修班、管理班、辅导班等难题。

  (作者系晋中市政协常委,原太谷师范学校86级学子)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