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运动习惯莫盲目
丰 悦
“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加之北京冬奥会的举行,使得体育运动受到越来越多孩子假期的热捧。据悉,在一些城市,假期体育类培训班报名得靠“秒杀”,游泳班、羽毛球班、攀岩运动班等名额很快爆满,有的家长一口气给孩子报了多个体育培训班,还有的家长一下子购买了两三年的培训课时。
由当初片面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课业辅导班,到如今逐渐把孩子推出家门去参加体育项目的训练,如此家庭教育理念的转变令人欣慰。不过,亦需指出的是,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得讲求方式方法,一味盲目并不足取。
孩子对于体育运动的认知与适应,有着特定的规律。根据体育与健康领域专家的观点,10岁以下的儿童,学习不少体育项目都很可能是“白学”,家长给孩子报名篮球、羽毛球专项运动培训班,很可能收获很小。这是因为,7岁以下的儿童只适合通过运动发展基本运动技能,如操控性、平衡性等;7岁-10岁的孩子才能通过体育游戏,对各类体育运动项目有初浅的概念;只有到了11岁以上,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才成熟到能够理解运动中的技术和战术,这时候接触各类专业运动项目才合适。
不仅如此,孩子适合怎样的运动项目,也是因人而异。有些青少年“操控性技能”基础较好,可以选择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有些孩子“平衡协调能力”更强,那么他们可能在体操、健美操等运动项目上如鱼得水。现实当中,有些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究竟适合哪方面训练并不清楚,仅凭一己所愿,趁早抓小盲目报班,其结果不仅多花了不少冤枉钱,而且对于促使孩子养成热爱体育运动的习惯,真正达到预期的体能训练效果,未必能有积极帮助。
让孩子的体育运动训练适得其所,各地体育及教育管理部门应当有所作为。一方面,配合“双减”政策的落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的专业标准,依托科学完备的专业标准,引导体育运动培训机构规范运作;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咨询与日常督导,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为家长及其子女参与体育运动训练答疑解惑,通过对各类体育运动培训机构加强考评监督,使得家长及其子女在进行体育运动训练时少走弯路,找准适宜方向,也使得体育运动培训机构严格自律,把好培训效能关。
让孩子爱上运动,不能只靠体育运动培训机构发挥作用,作为家长最好也能“动”起来。教育离不开陪伴,体育运动也需要陪伴,“运动伙伴”是引导孩子们爱上运动并养成运动习惯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需要广大家长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平时多关注孩子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喜好以及孩子本身的运动基础能力,在此基础上,尽量创造条件与孩子一起投身体育运动,在陪伴中让孩子感受到运动的乐趣,逐渐使热爱体育运动内化于心,外见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