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墙上的小窗
薛颖哲
冰岛作家约恩·卡尔曼·斯特凡松在著作《鱼没有脚》中这样诠释艺术:“它宽恕我们的存在,也为其辩解,它是探求也是挑衅,是指责也是尖叫。它是我们想方设法理性地活着,不被撕裂,不成为伤口、厄运或一把枪的原因。”
——题 记
今年三月,春满田间,我不禁回忆起前几年,也是这样温暖的季节,第一次去县城附近的杏花节。杏花节的地址有些偏远,我们驱车而行。在徒步游玩的过程中,经过比较崎岖的山路,道路在上方,下方一户荒凉的农家小院引起了我的注意。
院子看来有些年头了,院门紧锁着,很是老旧斑驳。因为地势较低,整体样貌看得的一清二楚。二分的小院中间是一座孤伶伶的土房子,房顶被经年的风雨侵蚀了,依稀看得到屋顶上不算粗壮的椽木。这间土房子透露了主人打造这间屋子时的境况。
可令我很意外的是,在屋子侧面的上方,有一扇小窗,甚至某种程度上都不能称之为窗户。面积大约只有整面侧墙的百分之五,然而小小的窗户竟然用几张瓦片艺术性地做了一朵花的模样。
尽管我也不大明白像当时瓦片这样有些“昂贵”的建筑材料对这个贫苦的家里会造成怎样的压力,但我能够想象冬天里雪花飘落在瓦片上的美丽模样,能够想象春日里阳光和花香在屋内营造出怎样一朵美丽的“阳光花”,能够想象一家人在月朗星稀的夜里对着这个花朵样窗户畅想未来美好生活的情景。
我突然明白,艺术永远是被需要的。两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在吃饭睡觉都要与野兽以及其他部落拼命的时代,也依然会用独特的艺术感受在一件件陶器上烧制出规则又漂亮的花纹。艺术的基因其实一直都印刻在我们的骨髓里。当下社会,纵然有疫情,有房贷、工作、家庭琐事的种种压力,但人们仍然充满热情,如在疫情期间有人在家用现有的材料学做各种各样的美食,有人把舞蹈从舞台搬到网络上与众人分享快乐,有人坚持居家打卡阅读写心得与感受等等。
有人说生活的本质就是残酷,但艺术的存在让我们能够始终坚持梦想和追求。今年陈奕迅一首大火的《孤勇者》,居然在小朋友们中间传唱开来。虽然是给动漫电影配的音乐,但歌词里那句“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总让人联想到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词作者唐恬在几年前不幸被诊断患上癌症,但她很坚强很勇敢,以笔为剑,以经历为武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就是她对人生最英勇的抗争。
艺术是什么?是勇敢的光,是正义的光,是希望的光。就像那土墙上的窗,瓦片虽小,但却支撑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只要有光,就有希望。
(作者单位:万荣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