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高考能力 提升考练效度
文 峰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通俗的说就是审题,包括审设问和审材料。审设问常用的方法有:“找主谓宾法”和“翻译法”。所谓“找主谓宾法”主要是针对比较长的设问,简化句子成分。比如2021年广东高考第38题的设问:假定企业持续经营,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短期和中长期两个角度分析碳排放交易对控制排放企业的经营产生的影响。该设问很长,我们可以先简化,找到主谓宾为“碳排放交易对企业的影响”,然后再抓住定状补,这样我们就会找到大致的思维切入点。所谓“翻译法”是指把设问里面相关的词语用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替代,从而找到思维的突破口。比如2021全国乙卷第40题的设问:“两个务必”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我们可以把“两个务必”替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作答就容易了。高考试题的材料和设问都是全新的,需要我们三轮的考练特别注意这一能力的训练和养成。审材料是解答问题的关键,高考的材料没有废话,有显性的信息,也有隐形的信息,我们审材料常用的方法有:分层法、找政治主体法、抓关键词法、概括主旨法等。比如2021全国乙卷选择题12,材料的关键词是“汇率下降的作用过程”,概括起来就是汇率下降的原因。很多学生不认真审材料,就按思维定势按照汇率变动的影响的知识去选择,导致错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所谓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指在审题的同时或审题完成后,要迅速调动相关的知识体系,通过甄别、筛选,找到有用的知识作答。通俗地讲就是想得到。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考练的同时,不断回扣课本,查缺补漏,不断完善、整合、优化、系统我们的知识体系,使得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框,甚至每一目,每一自然段的知识都有序的放到我们的脑海中,服务于我们随时“百度”。比如2021全国乙卷第38题“分析甲企业从垂直整合模式向供应链开放模式转型的经济动因”。需要调动企业经营战略、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际合作等知识,可谓思维含量大,难度高,如果知识体系不完备,这道题的得分会非常少。再比如2021全国乙卷第40题“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这个题需要的知识很单纯,可是,有很多同学不能完整地记忆和表述这一原理,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宏观体系、微观原理都要成竹在胸。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这是指在前两项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思维过程把握试题的本质特征,并运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予以叙述,甚至做出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思维品质的表达。通俗的讲就是写的清,让人看得明白。在这一方面,现在同学们存在的问题是:知识点的罗列、堆积,缺乏有效的阐释和描述,显得空洞、干涩、啰嗦、冗长,缺乏概括性和准确性,导致失分。在三轮的考练中,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这一能力,每次考完后要结合老师的讲评,对照答案,认真琢磨其中的奥妙,做到尽量背诵答案;同时我们可以以近三年全国高考试题的答案为范本,反复品味其答案强大的语言魅力,严谨的逻辑推理,简洁准确的表现力,学科术语的运用力,可以把它背下来,反复背,从中汲取营养,到高考时才可能厚积薄发,下笔成文。
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俗地讲就是讲得透彻。论证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以及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探究能力可以针对某一观点,也可以就某一现象总结研究方法或提出策略建议,可以针对某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某些结论提出新的假设,这一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运用判断、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而且能够综合运用政治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政治问题,具有创新思维能力。这一能力是高层次的能力,在此,不多做赘述。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前三项能力。
最后要求同学们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用心的事情坚持做,祝同学们在2022年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作者山西省康杰中学思想政治课高级教师、思想政治学科组组长,山西省骨干教师,山西省模范班主任,运城市名师,运城市教学能手,兼职运城市市直工委宣讲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