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吕 茵
新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命题要求和原则》,指导着高中地理教学方向,明确了高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遵循以上宗旨,高三地理后期复习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地理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以专题为抓手,系统整合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必备知识)和地理思维能力(关键能力)。自然地理专题主要有:地球与地图、大气、水、地貌、土壤与植被、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人文地理专题有: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等。它是我们从地理视角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是地理学科素养的基础支撑。
二、注重各类图表判读,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试题无图不成题,这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
高考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地理信息的载体主要是各类图表,有统计图、景观图、示意图、等值线图等等。统计图中又有曲线图、折线图、饼状图、金字塔、三角坐标系图等等。
图类判读时,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读图名;第二,读图例;第三,读出各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或要素;第四,解读出上下差异,左右差异的内涵与实质;第五,结合每小题题干与选项再度解析。
格判读时注意:一,首行地理事象;二,首列地理事象征性;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分别反映的是时间变化还是空间变化;第四,注意变幅的大小。
学习中同学们注意总结与归纳,不同类型的图标的判读方法,日积月累,读图分析能力逐步提高。
三、加强文字阅读训练,提高语言信息能力
高考选择题的文字有1000字左右,一般不低于800字,综合题文字约600字左右,大段大段的文字材料,让许多学生痛苦,读不懂,读不快,读不透,无法获取有效的信息。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一是语文的语法基础差,抓不住主谓宾,找不到侧重点;二是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缺失,分不清时、空、物。审不清“题眼”,致使答题偏离方向与角度,不能踩到有效的得分点上,分数一直低迷,愁肠百结,无力突破。基于这一点,我建议,多读细读反复读,平时训练时不能逃避,克服心理障碍,不要依赖老师讲,自己一定要用心读,深入材料中才可提高文字信息能力,最后一月,不轻言放弃,相信自己。
四、关注社会,提高素养
近年高考的方向有所变化,注重考查地理学科素养。地理学科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其中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近年高考试题表现为,一是以现实材料创设试题情景,二是出现了辨析题,所以同学们要关注近两年国家的一些重大改革、社会的一些热点事件,例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国际形势、国家安全、经济发展、资源短缺、中华传统文化等等,关注热点背后所蕴藏的地理事象、地理原理、地理思想,我们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该事象发生的原因、对社会经济及环境带来的影响,探究其解决的措施等。
五、区域认知,不可或缺
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
高考绝大部分试题都是以某个区域为切入点考查某个主题,因此,同学们不能忽视区域地理的复习,世界的十三个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与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中国四个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掌握每个区域的基本特征、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带来的影响及其解决措施,即最终是研究如何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六、养成良好习惯,决胜六月高考
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可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最大化地体现出来。
选择题,需细读题干,阅读完所有选项,再选出最佳答案,千万不要看到A正确,就不看BCD选项,这是做选择的大忌,也许看完,BC也正确,自己粗心没有看到是选不正确的选项,若觉得有两项都正确,就需再读信息来确定。
综合题做题时:第一,把重要的信息勾划、圈点、标注出来,注意是哪个区域、何时、何事、什么区位条件;第二,把一个较大、较长的问题细化,分成几个小问题,综合题中信息及所学过知识再来一一解析;第三,根据每一问的分数来定得分点,主次分明,主要的、肯定的得分点往前放,次要的放后面,可答可不答的不能确定的,写在最后;第四,表达要清晰,注意其逻辑关系,前因后果、层层递进来答题;第五,注意地理术语的运用,语言要科学、全面、准确,必要时背一些常用的地理术语;第六,字迹工整,笔画清楚,不写连笔。
(作者山西省康杰中学高级地理教师、高三地理教研组组长,山西省高中课改“三优工程”一等奖获得者,运城市教学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