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破解“弱体”难题
黄爱峰
如何通过构建“五育融合”的体育体系破解教育领域的“弱体”难题,不仅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而且是广大体育教师立足岗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求。
强化体育育人功能。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体育的要义包括“体”和“育”两部分:“体”在于“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而“育”则包括身体认识、健康意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学校的体育课程建设应坚持“五育融合”,建构整体育人的有机路径,认识到“五育”虽然有各自的独特性,但同时又相互融通、相互促进。除了强壮身体,体育养德、体育益智、体育塑美、体育促劳已经成为体育发展的新趋势,学校体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体质健康达标,应该进一步认识并挖掘体育课程的“五育”要素,通过“以一带多”强化体育的育人功能。
融汇体育育人合力。尽管“五育融合”教育体系的构建不是单凭某个学科的教师就可以完成的,但是体育教师毋庸置疑应是发挥学校体育效能的主力军。“五育融合”下的体育设计是一盘教育“新菜”,不是现行“五育”内容的简单“拼盘”,而是既包括围绕“教会、勤练、常赛”三位一体的改革创新,又包括其他“四育”围绕体育的主动发力和融入。然而,由于一些学校的体育文化相对薄弱,师生对体育还存在“体育不过是跑跑跳跳”“体育就是体育教师的事”“体育比赛即少数精英的‘运动秀’”等片面、错误的认识,使得文化育人中的体育价值难以彰显,学校体育活动的融合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育中的体育育人合力也难以形成。
其实,语文、英语学科的读写内容包含体育元素,物理、数学学科的动力学知识及其计算方法涉及运动现象分析,生物、地理学科涵盖运动员营养、地域差异中的体育文化现象,等等。只有当一所学校的体育文化达到一定品质,才能成为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部分,才能带来教师群体的主动关注和主动融入,进而融汇为体育育人合力。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发展的良好社会背景,从课后训练、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指导参赛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学校的体育文化品质,从而将其他“四育”中的体育元素充分激活,推动“五育融合”由朴素自发阶段转向精准设计阶段。
增强体育课堂活力。“五育融合”的体育课堂生态是开放、包容、多样的,高质量的体育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学有所得,而且可以有效引领日趋活跃的家庭学习、社会学习、在线学习等多种体育学习形式。一些教师过于依赖单一、封闭和包容性差的“传习式”教学模式,难免遭遇“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尴尬。体育教师需要通过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来增强体育课堂活力,依照特定的逻辑,从目标、内容、实施等不同角度,把各种先进的教育要素或未分化的教育要素纳入教育教学并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
新时代孕育新体育。今年成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激发了人们的体育热情,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教师应抓住契机,在基于“五育融合”理念的学校体育探索中大力作为。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