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县稷峰一中持续推进学科组赛课活动
本报讯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要从心灵深处唤醒孩子沉睡的自我意识。学期将末,为了激发课堂激情,解放学生智慧,稷山县稷峰一中持续推进学科组赛课活动。
活动伊始,该校杨红燕老师就《“万水千山”总是情》一课进行了讲授,通过三个短视频导入,又巧妙“借题发挥”,通过对话的形式切入本节课的主题,情景化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唐诗、宋词、元曲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符号”,一直以来也备受命题人的青睐, 结合学情及内容特点,为了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古诗词的兴趣,掌握系统的复习古诗词的方法,本节课主要设计了“欲穷千里——明方向;柳暗花明——探技巧;乘风破浪——显身手”三大版块,从学生的自学、互学到群学,整堂课学生活动贯穿始终,追问引导适时穿插,方法导引渗透其中,注重读思、读写结合,可谓“步步为营”,将“以人为本”落地生花。
课堂上,同学们用心思考、积极交流、大胆展示;老师及时鼓励、适时点拨、评价;纠错、补充、质疑、点评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复习阶段不是单一的“复制”,而应不断地“刷新”,唯有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才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物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激趣导入体现了教学知识的生成及运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王妙靓老师两个机械实验都采取:“问题导学—观pp看实验—小组讨论—目标检测—能力提升—导图升华”模型,整个流程设计:目标明确,集思、学、展、碰撞、梳理、反馈与一体,每个实验内部都形成一个独立的闭环实效训练。
王永安主任对每位老师的复习课给予了充分肯定。老师们在课堂上做到了五个“关注”:关注学生思路、关注知识归纳、关注方法总结、关注学生板书、关注作业情况。
文春燕主任讲到,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滋生着动力。青年教师就“激发与评价”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只要我们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我们的课堂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们的学生就会想学、乐学。
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教材分析,教法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教师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能够达到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良好效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将不断地创新课堂,做心灵的唤醒师,做高超的雕刻家,引领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焦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