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携手达共识 未雨绸缪助成长
张代军
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一次飞跃,也是他们人生道路的一次重要转折。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做好小升初衔接工作尤为重要。在此,我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学校的做法。
一、营造深入人心的办学氛围 蔡元培先生说办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我们中小学又何尝不是?我们也应不断思考办怎样的一所中学的问题。我们要坚守办学初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进山中学是一所文脉绵长的百年老校,“全人教育”理念在百年风雨岁月中一以贯之,我们循着这一根脉,明确了“初中陪伴式成长、高中个性化培养”的办学宗旨,致力于营造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氛围。
去年以来,家长的感谢信如雪片般飞来,特别是高三封闭复课期间,很多家长自觉前往学校慰问一线教师,这是理解,是信任,是办学氛围的彰显。有了这样的氛围,学生自然就愿意学习,家长自然就认同了学校的理念和管理。
二、开设多元融合的衔接课程 学校开设课程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学生到了初中出现不适应现象,归根结底还是课程的问题。所以,要从学生成长出发,开设小初多元融合的衔 接课程,比如习惯养成课、心理发展课、学科融合课、理想信念课等校本课程,让学生顺利完成过渡。进山中学基于学生成长所需,在初一年级设置伦理课,就是从学生学习习惯、品德修养等诸多方面考虑,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形成意志力、成长力。同时,学校还从学生兴趣出发,挖掘学校资源,开展艺体特长、航天少年团、校史讲解团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终身发展奠基。
三、搭建便于沟通的互动平台 “双减”政策落地后,各中小学校纷纷利用多出来的时间来培养学生兴趣。进山中学也利用这些时间打开校门,搭建便于小初沟通的平台。通过校园研学、校园开放日等活动,让小学学生、老师以及家长走进初中校园,近距离了解初中生活。学校在去年小升初前夕就举办了几场这样的活动,既让家长们对择校少了几分盲从,又让小学生对初中生活多了几分亲近,活动通过校际间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助力学生健康自信成长。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面世如一缕春风,给中小学的教育实践带来新的气象,这缕春风也给小初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在教学内容、课堂呈现方式等方面开展有深度、有广度的合作,为构建更系统、完善的小初衔接体系贡献力量。
(作者系太原市进山中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