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苑
09

我和“村小”的故事

晋金玉

  2020年3月中旬的一天,接到消息,全县布局调整要撤并21所学校,东冶6所,我的工作地——西冶完小,也在其内。要说已经不能叫完小,因为如今的西冶完小,年级中间已断层两三年,在校的一二六年级总共才10人。要是算上幼儿小中大班12人,全校才22个学生,还比不上几年前一个班的学生。除本乡镇的老师、学生和百姓们这样叫外,其他人都叫我们学校为——西冶小学。

  跟朋友提起撤并一事,心中五味杂陈。友说可以写写将近20年的工作经历,怕文笔不好,又怕絮叨中夹杂私人情感,不宜多看。内心有些纠结。然交流之后,脑海中隐约浮现毕业工作以来的一些事情,又觉得应该写出来,适逢这个时候,情感有所波动,也许有话可写。

初 见

  2002年夏,从晋城师范毕业,适逢改革,老师范要成为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部分,我很幸运,和比我多念一年书的学哥学姐一齐毕业,即将参加工作。

  8月份,来到东冶联校,通知去西冶完小报到。我被安排到一进学校门就能看见的过道正上方的房间里,我叫它大一间的房子,因为觉得它比平常我认为的一间房子要稍宽些。可是,朋友们,它太特殊了,夏天热得厉害,冬天冷得可怕,我们生的炉火也根本不起作用,我和外村的同事睡在一个被窝里,第二天起床,还觉得脚丫是冷的。现在回想,那段青葱时光,还是很幸福的。

  我带一年级(2)班的班主任,24个学生,从我的这一届孩子起,统一使用苏教版教材。三年级起,孩子们有了英语课。当时以及后来几年的西冶完小,每个年级都有两个班,高峰时期全校学生将近300人,课间做课间操,校园东西院被孩子们排得满满的,有的还被挤着站到了台阶上。排六一节目,我们几个年轻老师带着孩子们去村委院子里排,那儿院子大,宽敞。但由于人多,指挥成问题,稍不管束,院子里叽叽喳喳像蜜蜂,像麻雀,老师们都是亮出嗓门来吆喝,调动、指挥和排队。

  在讲台上,我的嗓音由害羞、低声到胆大、响亮,由害怕别的老师、领导听到我的声音到毫不畏惧、自信满满,当时,联校领导来听我了几次课,说这闺女,培养培养还是好苗苗。在这期间,我也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成为了西冶村的媳妇,也成了半个西冶人。和我同时分配在西冶工作的几个姐妹都嫁在了这里。而在以前,比我大的好几位前辈,也曾迎娶了村里的闺女作媳妇。有人就说,西冶村里的闺女好,小伙也好,居然把老师都娶到了家里来。现在我想来,主要是缘分与命运的安排,也可能是因为彼此的善良与纯洁,也有部分是由于环境的局限与视野的不开阔。

成 长

  刚开始工作,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自己没有教学方法,就和同事一起从教参、优秀的教学设计中学习、磨炼,全身心投入在孩子们身上,但收效甚微,事倍功半。如今想来,多是费了工夫,而方法上不是很对头。这就是年轻,经验少,像医生,需要反复多次的临床实践作为经验积累,从而成长进步。

  刚开始工作的一两年,学生平时的测试卷都是我们自己出。硬硬的刻板上覆着薄薄的一张纸,用细小的笔一笔一划写好题,稍不留心,纸就会破,舍不得扔弃,否则就得重头再来,于是就细心地慢慢地用手抚平,接着写。写好一份题,我和同事一起欣赏劳动成果,脸上露着微笑。之后用油墨印刷,先是把油墨挤在印版上,用工具边滚动边印,刚开始的几张效果总会不太好,墨不均匀,后来逐步好转,“刷刷”印,速度快,效果好。印完试卷,收拾好各种东西,手上的墨这儿一块儿、那儿一块儿,我和同事彼此笑笑,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之后讲课,先让学校的同事、领导听,再去镇里几所学校讲。校本课,把香蕉、苹果等带着上课;英语课、品德课、语文课,也上过好几节,胆子越来越大,上课的能力逐步提升;后来去其他乡镇小学讲课,不断锻炼;外出听课教研,也敢于发表自己的建议,刚开始还会给作观摩课的老师提建议,多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感,自己对教学的思维与想法也在这样的研讨交流中得到总结与梳理。

  2011年之后,自己有了更大的进步,每学期都有几篇通讯报道和文章发表于“阳城在线”“阳城教育网”等媒体,宣传着学校的各种工作,也锻炼着自己的文笔;自己也获得了镇级“优秀教师”、县级“师德模范个人”等称号;教学工作在严谨中开始有着自己的小想法,几次教学常规也受到中心校教学督查组的表扬,所教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在不断进步;到最近几次去长治、太原培训,不断开阔着视野,也更知道自身的浅薄与努力的方向。

  而伴随着我成长的是学生人数的逐年锐减,从双班到单班,从总人数过百人,到31人、15人、再到如今的全校10人,从满校园的学生、叽叽喳喳的课间,再到屈指可数的几个。内中滋味,不可名状……

  2020年9月,西冶完小全体师生合并到东冶完小。建校70余年的西冶学校归于历史云烟……

  (作者单位:阳城县东冶镇中心学校)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