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感素养
长治市沁县胜利小学 程丽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次把数感作为新课程标准十个核心概念的首要概念,并作出了明确的解释: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一、培养观察能力,感受数字趣味,初步建立数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从实物开始认识数,由具体到抽象初步建立数感。例如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制作了一个十行十列的数据表。先带领学生把一到一百这一百个数据按照正确的顺序填入到数据表中,布置观察任务,如观察每行每列的数据特点、行和列的差等,然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观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得到正确的结论,然后截取数字表中的某一片段,让学生完成数字的补充填空,多次实践后学生就会准确的抓住数字的填写规律,进而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二、培养学生估算意识,鼓励估算方法多样化,形成数感
估算是心算,是一个心理活动,不同于精算和求近似值,精算和求近似值是需要借助笔算完成,而估算完全是心里在计算,正是通过这种能力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数的感觉,就是我们所说的数感。也就是说精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但是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观能力,在本质上是对数量的运算,因此学习估算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有帮助的。如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问学生“你能估计3本新华词典大约有多厚吗?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在解题前,让学生猜想哪个量大、哪个量小或所求量的范围,这样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还能避免常见的错误。
三、“数”、“形”结合,发展数感
把抽象的“数”和真实世界里的“形”对应起来后,孩子就能很直观、很深刻地理解乘法的含义。这样,当孩子想到6*7时,脑海里不是很“惰性”地蹦出“42”这么一个抽象的数字,而是能灵活地进行拆分、合并。而且你发现没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不断地在实践、感受和应用乘法的分配律、交换律和结合律了,尽管他们可能还根本不知道有这些公式。所以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让孩子看到、摸到真实世界中数字的几何表达,更能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数感”。
四、在活动中实践操作中优化数感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相活性和逻辑性,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建立数感。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操作活动:(1)称一称:学生动手称梨(1千克)、盐(500克,2袋)、洗衣粉(250克,4袋)2)数一数:学生数,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梨有几个?(3)掂一掂: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4)找一找: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外形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要求学生不能用秤称,就能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
通过以上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知识,体验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认识了不同面额人民币的关系,亲自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借对梨等重量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量,借模拟交易加深对人民币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五、在数学运算中升华数感
运算能力不仅仅是指学生计算数字的能力,更多的是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运算能力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它于数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总之,所有要培养“感觉”的东西,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靠慢慢地积累,慢慢去体会。语感,靠一首一首诗背出来,一本一本书读出来。数感,也是在每一次“数”和“形”、数和数、数量和数量的对应中,琢磨出来的。迅速学到的,是技能,是方法,而慢慢体会到的,积累的,才是“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创设培养数感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观察、体验、操作、应用等活动,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切实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