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测教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郭春娥
晋中市是全国首批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试点,也是艺术进中考的先行市。乘着教育评价新时代的东风,晋中市艺术教研员郭春娥老师主动担当,勇于作为,带领精选的课题团队,进行题为《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视域下音乐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的专题研究。“测教一体化”是课题三年科研历程凝练出的核心成果,它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策略,同时还是一种教学评价。这个成果上接艺术测评之“天气”,下接常态教学之“地气”,形成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音乐测教新样态,改良课堂教学生态,促进学生素养生成,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一、“测教一体化”的提出
(一)艺术教育评价改革的迫切需求
艺术测评、中考艺术是实施艺术教育规范化、普遍化的突破口,是引导实现2022年开足开齐美育课程目标的有效路径。随着艺术测评的普及应用,随着美育进中考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似难以量化的艺术水平测试如何公平有效、美育的考核内容及评价体系如何体现其“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的本质等问题,也愈加引发关注和讨论;在美育进测评的语境下,美育教育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内涵等方面,都在呼唤来自基层教学的实践支撑,指向素养目标的“测教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及时给予艺术评价改革积极回应。
(二)始于问题导引 驱动创新实践
艺术领域的评价改革思路、改革措施、实施路径尚属于探索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育就会面临诸多困惑,美育评价上马之前,音乐教学规范化程度较低,随情随意的课堂比比皆是,而美育进入评价系统后,课堂又极易陷入应试化、机械化、记忆性的非审美教学状态,这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局面。美育课改二十年,审美育人的高阶目标实现得并不尽人意,教学问题依然明显。第一,新评价下我们对学科学业质量内涵仍然模糊不清,对学业质量命题缺乏分析和鉴别能力,测教链接意识淡漠。第二,零起点、碎片化教学充斥课堂,导致学生学科素养难以构建和贯通。第三,教师研读教材能力薄弱,整合与聚焦课程的能力较低,对课程各领域系统化知识结构不够明晰,更无法谈及打通学科壁垒、融通课内外渠道、贯通各个学段。第四,单元目标不明确,缺乏系统性和统领性,单课时单作品成为固态教学思维,课与课之间没有连续性。第五,学情掌控不均衡、不充分,无法将课标理念转化为高质实效的生本课堂...低端的教学现实与高标的评价理想之间,有着无数谜团亟需破解,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基于此,指向素养目标的“测教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出现得恰逢其时,犹如一场及时雨般滋润艺术课堂。
二、“测教一体化”实践的过程与方法
“测教一体化”成果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和学业测评的影响是积极的,推进效果是显著的,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分五个阶段展开。
(一)成果推广阶段
从2021年2月1日至5日,晋中市教研室决定组织全市音乐骨干教师参加“2020年度晋中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项目”之《中小学音乐跨单元整体教学》线上直播研修活动,从“中小学跨单元整体教学的背景和意义”、“如何确定单元主题”、“如何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基于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等专题进行了学习研讨,意在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将“测教一体化”的课题理念推广到基层,渗透到每一位教师。前沿的教学理念引发老师的密切关注,每个参与者都放下年前的百般事务,投入宝贵时间、精力和学习热情到研修中,活动结束时大家直感意犹未尽,纷纷写了教学反思,这样的线上研修活动前沿、新颖而高质,“测教一体化”向全市的推广行动踏出了关键性一步。
(二)研课推进阶段
研课是音乐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之后,在课堂教学之前或之后,对教材进行研读、钻研、设计、修改教学程序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我们面向全市11各县市区,将“测教一体化”研课活动搬上钉钉直播现场,各地轮流“坐庄”,由属地教研员组织活动,推出小学、初中各一节公开课展开线上观摩研讨。
(三)反思论证阶段
通过研课活动的推进,有一些问题和猜想值得深究。
一是课堂的测教比例多少为宜?——在“测教一体化”理念下进行目标与教学、目标与检测、教学与检测的一致性研究,可以精准地引领课堂教学方向和教学进程,这是毋庸置疑的。而课堂的测评相当于教学的适时评价,相当于学生的自主评价,相当于教学小结测评,它与教学进程如影随形,巧妙地渗透性在教学主线中。在研课活动中,“测教一体化”倡导随堂学习单和随堂检测单的跟进,遵循学科独特性质,紧扣素养目标设计“随堂学测单”,用来同步过程评价,后测学习效果。
二是测评的内容形式与艺术审美如何兼顾?我们可以从学生的鉴赏能力、实践能力两方面来考查,结合课程标准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欣赏题主要考查学生审美判断、艺术感知、语言表达等方面,实践题可以增加弹性,拓展学生的可选范围,让学生选择一两项其擅长的,也可在聆听音乐的简答论述题中,把音乐基础知识转化为情感的、逻辑的深层理解,既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可让学生阐述对作品的理解,发挥美育的浸润效果。总之,平衡好测评与审美的关系,遵循艺术学科的认知规律,以学科独有的方式来进行考查。
三是叠加了测评的教学,是否会让教学进度变得缓慢?大单元整体教学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变革必然,其引导学生音乐各个领域从低水平到高水平发展、从单一性学习向综合性学习发展,从浅层次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变。音乐学科启用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源于学业测评和中考艺术带来的任务驱动和影响力,从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特征来看,比较适合初中学段和小学高段做适应性改革。
(四)磨课审题阶段
磨课,就是积累上轮研课活动案例的教学经验,由属地教研员组织活动,执教者再次备课、开课,集中三联观测团队(分为三个小组,共9人)进行反复推敲研讨的过程。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渗透在教学中的考查题。测评是融合在课堂里的,这就决定了审题不是一个独立性的任务,而是全方位站在教学角度上来审视每一次隐性或显性的测评,时机是否适宜,方式是否得当,内容是否精当,渗透是否自然,这种评价比语言上空洞的鼓励、善意的提醒或由衷的点赞来得更为实在且充满内涵。
(五)成果复核阶段
在“磨课审题”中最终形成了测教一体化”深化实践成果,清单如下:执教者写出带“随堂学测单”的优质教案,做好定稿录像课;磨课研讨组长收集整理三联观测单(关键学习点、目标与环节对应、随堂学测单)过程资料,做出有数据、有例证的评课分析;属地教研员写出一篇深化实践“测教一体化”研究论文,三者资料一并合在录像课优盘里交回市教研室审核。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测评导向下重构教材单元
音乐教学单元设计是教师根据不同知识点内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对某一章或者某一单元进行设计,学习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完成相对完整的单元性知识学习。核心素养理念下音乐教学单元设计具有结构化、主题明确等特点,在培养学生对知识间的关联性和迁移性的掌握,提升知识和思维判断力,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单元视角下落实精准教学
落实精准教学,就是在落实大单元素养目标下分支出的课时三维目标,就是在强调课时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它是素养目标形成的要素和路径,而非终极目标。课时教学精准不精准,有配套的评价工具“三联观测量表”来诊断教学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通过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良教学评价,为教师植入测教新理念,催生执教新智慧,优化教学新生态,直达艺术教学效果化、课程育人审美化、素养生成达标化的新好局面。
(三)特色命题与精准教学高配置、相呼应
“特色命题”和“精准教学”是“测教一体化”研究的两个脚手架。指向素养目标的测评文化应具备以下几个特色:其一,尽可能覆盖学科多领域,测试以聆听为主;其二,不考概念和非音乐的文字;其三,在题型上多用选择、判断、连线、指向性编创等方式引导学生的音乐思维发展;其四,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重视音乐素养的形成及应用;其五,测评形式常借助学生喜闻乐见“命题式人机对话”平台实施;其六,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加强“题面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测评中得到二次学习和提升。
四、实施效果及不足之处
课题研究形成的核心成果——指向素养目标的“测教一体化”,配套了比较多样化而又精准有效的对应策略,正面回应了关于“如何让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切合这个高质量的教育新时代,如何让学生的学习能经得起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经得起艺术素质测评,经得起艺术进中考的新形势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实施一年来,在广大师生之间产生了积极影响,两个受众体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一)教师的转变
“测教一体化”启迪教师重新思量三维目标、艺术测评和素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切实领会测评时代下“用好”教材和用“好教材”的现实意义;领会立足测评、结合学情,做好“大单元主题”下“精准教学”的现实意义;领会“关键学习点、目标与环节对应、随堂学测单”给予教学的指导意义。
教学策略更加优化、更加适宜,特别对“知识技能转化素养”“识读乐谱”等基础能力应用上得心应手,方法精当。以生为本、以学为主,以评为导,深刻认识到为学而教的内涵价值。
在研课磨课中,用课题研究的成果和策略,准确地审视自己的教、同行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加懂得了教什么、为什么而教、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二)学生的转变
1.学业质量提升。2018年抽测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听赏作品水平、识读乐谱和演唱水平等明显低于省水平,2021年四领域测评结果整体持平或略高于省平均水平,大大改观了先前不良态势,特别在识读乐谱方面整体达标,明显优势于省平均水平。
2.观念行为转变。音乐课在整体教育中一直没有被学生看重,课堂学习是随情随意“不走心”的。而今评价指挥的质量时代,学生恍然知晓了艺术的真谛,学习动意十足、学习方式转变、学习兴趣增强、美育课程得到孩子们空前重视,呈现“测教一体改良学习生态,精准施教促进素养生成”之良好局面。
(三)不足及设想
“测教一体化”实施以来,在大单元整体教学融合特色测评上进行多轮尝试和实践,各地能投入实践的教师目前仅限于一两位执教者和参与研课、磨课的团队,而大多教师还处于学习和认知阶段。学业质量一定是依赖于课堂的,所以,新成果受众面虽然较广,还不足以让每位中小学音乐老师深度实践,不足以让身处乡镇的孩子享受到成果的润泽,这是其一;其二,本成果是面向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推进的,事实上,目前较为成熟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融合特色测评的实践案例,大多在初中学段形成,这是由于艺术中考的逆向刺激所致,目前在小学五六年级也只是小试牛刀阶段,小学各年级大多还是在“有效教学”、“不拘一格教乐谱”等小视角上做文章,课堂教学基本延续传统,没有太大改观,而小初总是需要衔接的,大单元教学融合特色测评”需要在下一步面向五六年级加大力度,施以影响。
未来,我们仍需秉持一切为了教育,一切为了教师,一切为了孩子的初心,不走回头路,不进迷茫圈,继续深入“测教一体化”的研究,保持研究方向和研究策略一致性,保持审美育人和测评育分的一致性,保持研究成果学术和实用的一致性,为艺术教育质量提升和艺术教育评价改革提出“晋中主张”,贡献“晋中智慧”!
(作者单位:晋中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