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思研语
11

让“谈话”回归学校教育

刘补明

  我们小时候,很盛行“谈话”教育,不仅有班主任老师找你谈话,也会有学科老师找你谈话。尤其是那些“困难”或“问题”伙伴,经常有“被谈话”的可能。对 于“被谈话”,大家都有一种既紧张害怕又羡慕嫉妒的复杂心情。有的伙伴为了引人注目,获得能与老师单独见面和谈话的机会,不惜整出一些“猛料”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即便被老师苛责训斥一顿也心甘。在家长和孩子们看来,最寂寞悲哀的莫过于老师不理你,让你找不着存在感。如此看来,被老师“谈话”就是一种机遇,一种特殊的被关照。 

  至今,我们仍能清楚地记得“被谈话”的场景。每每在课后或自由活动时间,老师把你“请”到办公室,或严厉如疾风暴雨,或温和似春雨缠绵。拉生活的家常,话读书的价值,讲做人的道理,明前进的方向;打掐你的傲气,提振你的志气,锻炼你的骨气。为了和你“谈话”,老师不仅需要精心“备课”,还经常牺牲自己吃饭或午休的时间。只要不是冥顽不化、铁石心肠,你就会被打动、被感动。醍醐灌顶迷路者,警钟敲醒梦中人。掉眼泪,表忏悔,发誓言,下决心。这样的 “谈话”,激发了多少读书人的斗志,盘活了多少焦虑者的家庭。 

  其实,大教育家孔子早就采用过这样的教育方式,一部《论语》就是一部他与弟子的谈话记录。你再仔细看看,谈话的对象不同,他所采用的谈话方式及内容也不尽相同。他能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差异性,顾及弟子们的性格特征与现实状态,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有距离而无间隙,共情境而分场合,快速回应内心诉求,及时遣除心理隐患。这样的教育可谓“走心”,因为“走心”,收获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与高质量的师生关系。

  “谈话”教育,之所以效果极佳,就是因为它是最真诚、最及时的教育介入,最自然、最融洽的语言交流,最平等、最友善的情感共振。受教育者视老师为 最敬重的师者和最信赖的知己,可以尽情地宣泄情绪,坦露真情,寻求救助,实现救赎,得以及时纠正、快速转变和迅速成长。当然,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可能需要不断反复、强化与巩固。

  遗憾的是,这种“谈话”模式渐渐被淡出了教育视野,取而代之的是统一行动的打卡或签字,加之名目繁多的刷题与操练。学生在校行为被简单量化为一组数据、精确标识,不容置疑。除了课堂上的统一会面,学生很难获得与老师单独相处的机会。不断内卷的教育模式使得大家都很忙碌,行色匆匆,擦肩而过,很难有时间停下脚步来抚慰孤独者、忠告迷茫者、激励失意者。彼此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同行的异路者,若即若离,欲言又止。 

  一位外国著名作家这样说过:“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开启内心之门,通过深入交流,实现孩子的自我修复 与主动进步,有了心动,才有行动。 

  真诚地希望“谈话”回归学校教育,给老师多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给孩子多一些单独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彼此从容优雅地走进各自最拿手或最渴望的教育。 

  (作者单位:太原市外国语学校)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