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论坛
10

做好小初衔接 学校要“三管齐下”

芦建华

  小学、初中作为义务教育的两个阶段,在教学方法、教学节奏、学习要求、评价方式、师生交流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差异都给初一的学生带来了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态度上的“不适应”,再加上这一时期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快速发展变化,很容易出现部分学生成绩下滑,甚至产生心理疾病等问题。因此,小初衔接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渡期意义重大。 

  1.我校在小初衔接教育上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形成了校际交流、家校合力、学生体验“三管齐下”的工作态势。 

  跨校交流,协同发展。我校尝试开展了同本校主要生源校领导的交流,通过了解各自办学的理念和模式,探讨学校教育实践中小初衔接过渡期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加深彼此间的认识和理解,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意图通过学校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小初衔接的教育工作。

  2.家校共育,携手发展。我校开展了家校合作共育的教育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充分体会到“唤醒家庭、唤醒家长比唤醒孩子更重要”。我校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系。每年新生入学初,学校都会及时邀请新生家长到校,由学校校长苗祥记(山西省家庭教育讲师)与家长交流座谈,宣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分享家庭教育的法宝,并提出家长每月到校“值一天班”“听一节课”“提一个意见”的“三个一”建议。家长们通过读《父母规》,参与活动,加深对学校办学模式的认同,改善家庭教育的措施和做法,从而对孩子小初平稳过渡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3.活动引领,牵手发展。初小衔接教育,学生是主体。如何帮助学生平稳过渡?有意义的课程和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开设经典诵读的课程,要求初一年级读《弟子规》,通过每日的晨读午诵,引导学生将为学、为人的道理落实在行动中,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同时,学校会开展入学周活动,通过设计队列训练、综合实践、班级文化创建等课程和活动,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初中的学习生活。

  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初衔接过渡工作,我认为还可以做以下的探索和实践。 

  1.建立协同发展机制。通过上级教育部门,在小初两学段建立相关的协同发展机制,比如两学段教师和领导交流机制、教师研训机制、家校共育机制等,切实让教师交流研训、家校共育成为常态,以此保障小初衔接工作的扎实开展。 

  2.开发融通课程资源。一方面开发教师教学资源,编著《学科教学建议》,依据课标和教材的特点,就“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提出建议和启发;另一方面,开发学习资源,编著《学科学习指导》(包含家长和学生的心理指导手册),比较小学与初中课程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不同,找到学法上、心理上容易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初中学科的大致内容,为初中学习做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储备。 

  3.丰富体验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学生与自然、文化接触的更加丰富的体验活动。比如,小学段可组织六年级学生在适当时间进入对口初中学校进行体验,提前适应环境,为顺利过渡做好准备。 

  (作者系晋城市第八中学校副校长)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