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增效,需“预习”和 “作业”双管齐下
张林祥
作业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一个环节。正因为有了作业,教学才得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才得以“学而时习之”,才得以理论联系实际,才得以“学以致用”。
各科任课教师都重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布置作业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提高教学成绩。然而,有些教师固执地认为,多布置作业,就能使自己胸有成竹,最起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作业少了就不踏实,担心被指责“不好好干”。
于是,老师们竞相布置课外作业。一个班级内,常常仅一科作业就把学生的课外时间填满了。为了反复强化,重复性作业大量出现;为了惩戒,惩罚性作业大量出现。学生完成作业,顾了这头,误了那头……这或许就是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
我们教师确实是好心办着“坏事”。其实,与其在尾大不掉、效益不佳的课后作业上穷追不舍,不如布置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先入为主地学习。
学生所学各学科的课本,都适宜提前预习。语文课本的基本构成就是习作例文的汇编,其例文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识字、解词、析句、赏文,学生可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至于其他学科的课本,本来就是为学生学懂弄通学科知识而编写的,更适宜设置课前预习。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所了解,有所掌握,有所存疑,这有益于学生在课堂上彰显主动性,更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写作业的速度也就快了,正确率也会提高。当然,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都有必要,都须精要。教学中,教师通过预习题精准地导入课堂教学,并通过作业题使得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延伸。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科学设计少而精的预习题和作业题。当然预习题和作业题的“少而精”,还需要教务处的“宏观调控”——通过检查教学方案、作业批阅情况,通过深入课堂教学、深入学生群体,准确把握预习和作业的实情,并及时与教师沟通,以确保预习和作业的科学、有效。
(作者系昔阳县闫庄中心小学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