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07

走心的教师培训 需要“望闻问切”

井光进

   每年暑假期间,各地、各学校都会谋划一些面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项目。这些培训项目的实施者不可谓不用心,项目内容看上去也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但细究起来大部分则是似曾相识、承袭往年,恐怕难以真正让教师为之心动、为之向往。只有心动,才有行动;只有走心,才能入脑;只有入脑,才能躬行。那么,我们的教师培训如何才能做到更走心呢?从基层的实践视角来看,一场走心的教师培训至少需要做到“望、闻、问、切”。

  突出“望”,贴合时代脉搏。一个学年结束,教师在日常繁忙的教书育人工作后暂得空闲,利用暑假时间学习充电是一个提升自我的宝贵机会。从教师的实际需求来看,由于他们长时间在各自学校承担各种教学任务,面对的都是具体事务,最需要接受一些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思维的培训,借此涵养望见远方、望见未来的开阔视野。所以,在培训过程中,无论是授课内容还是我们提供的场景、设计的活动,都要注重点燃教师的内在情怀和理想,让教师看到目标和愿景,清晰地知道路在何方,从而产生变革的期望。一场精彩的培训活动,必然会让参训的教师“望”见目标和方向,对新时代的教育、对自身的价值和使命、对从教的学校都充满希望,并守望好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聚焦“闻”,贴近育人实践。培训实效怎么样,关键在我们提供的培训内容是否有针对性和适配性,这就要在“闻”上下功夫。首先,要充分调研,主动“听闻”教师的心声,在不同需求中找准最大公约数,把教师的期待变为看得见的培训课程。其次,要更接地气,让培训项目和内容与教师的日常教书育人有机结合。不求“闻所未闻”“奇闻怪谈”,“闻”起来有泥土味才有生命力。大多数一线教师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育人理念,更具实操性的育人招数,能够解决一个一个具体问题的办法和策略。因此,情境化培训更受欢迎,让参训的教师能够闻到鲜活气息、看到具体案例、听到具体做法、感受到具体变化。实施教师培训,还应针对不同培训班次的学员情况,强化培训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努力回应每一位参训教师的期待,力求做到“一位教师一张培训课表”,做到“喜闻乐见”。

  围绕“问”,丰富培训样态。理想的教师培训应当是教师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带着兴趣来、带着期待走。因此,在培训实施之前,应从问题出发,针对教师关切先征集各种具体问题,分门别类列出清单,进行充分梳理研讨之后,再基于问题确定培训方案。在培训过程中,通过设计多样化环节,留足时间和空间便于培训专家问,问出参训教师的所思所获,针对性地提供答案;便于培训教师问,无论是讲座、报告还是分组研讨,都要安排足够的追问环节。正如我们反对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满堂灌”一样,对教师“满堂灌”的培训也是最乏味的。反对“满堂灌”,还应警惕“满堂问”,警惕各种大而化之、“无从下口”的问题和泛泛而论、言之无物的问题。

  随时“切”,健全长效机制。传统的教师培训,大多采取分期分批的主题班次形式,往往是“一训了之”。培训结束就“散场”,参训教师学习的内容、心得,用之于教学实践之后不能够随时得到反馈和进一步追踪、深化。另外,教师在日常教书育人中的所思所获没有随时与之切磋的同行和专家,更多靠自我反思。因此,专家和学员通过培训相识、结缘,互相之间应当建立起常态化联系对接。专家通过跟踪给予教师长期的智慧支持,而教师的一线实践又能为专家提供丰富其理论的载体和支撑。特别是在培训过程中,应增进学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情感认同,让来自不同学校的校长、教师通过培训建立起友谊,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不断地“切”,以互相学习、互相研究、互相促进,“切”出更多真知灼见。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副局长、潍坊北辰中学党委书记)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