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我们想您了
赵 娜
以前,每每听到或看到熟悉的、不熟悉的人去世,只是隐约体会到一种悲哀,一种惋惜,然后慨叹一声“人生无常”。直到父亲的离世,我们才真切感受到了面对无法挽回的失去时那种刻骨铭心的伤痛,这是再高明的医生、再珍贵的药物也无法医治的。
我的父亲生于1952年,年轻时在公社机械厂当工人,他聪明好学,刻苦钻研,钳工、车工、修理工样样在行,渐渐地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原以为生活会按轨迹一直这样下去,然而祖父的去世打破了这种平静,沉重的家庭担子压在了父亲肩上,刚过而立之年的他不得不负重前行。父亲先是承包了乡里的机械厂,后又离乡背井,在县城的马路边搭起了简易油毡房,顶酷暑冒严寒,修理机械和车辆。随着业务量不断扩大,父亲用超前的胆略和精湛的技艺,在城中村办起了农机修造厂。他起早贪黑,苦练技艺,诚信经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至今我依然忘不了那个在车床边加工零件,钢屑四溅,汗洒衣衫,高大而疲惫的身影。
我的父亲读书不多,工作中常常力不从心,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头,他深深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所以担子再重,生活再苦,他也要用微薄的收入供我们兄妹三人上学读书。以前只觉父亲在学习上对我们要求严厉,几经风雨方才懂得,正是因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我们才有了一份心仪的工作,奠定了人生的立足之本。
父亲用他的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教了我们太多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原则。他以孝为先,孝敬老人,远近闻名。我们小时候,祖父做些小家具补贴家用,父亲下班回来,不是和母亲一起拉大锯,就是到地里帮祖父干农活,常常忙得汗流浃背。那年祖父突发疾病,过早离世,父亲就接过祖父的班,继续服侍曾祖父,端屎端尿,擦洗身子,给他喂饭,陪他聊天,把老人家照顾得舒舒服服,丝毫看不出孤单和寂寞。直到老姑告诉我们:父亲是抱养的,对待老人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我们对父亲更加肃然起敬!经过无数次的耳濡目染,中华孝道的种子牢牢地扎根在我们的心田。他平易近人,真诚待人,和睦邻里。无论哪家有事,一个电话,便会欣然前往,从无怨言;不管谁有困难,一声招呼,定会热情相帮,慷慨解囊,把各种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街坊邻居无不竖指称赞。他与母亲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几位舅舅敬送的功德匾,就是给父亲的最高奖赏!
如果没有生病,父亲的一生原本应该是幸福圆满的。可是突如其来的病魔击垮了操劳一生的父亲,脑干梗死,血栓发作,四肢瘫痪,呼吸困难。每每望着父亲全身插着管子,气管被切开,鼻饲打流食,高烧呕吐,咳痰不止,伟岸的身躯倒在病床上一步不动,只有仪器上的数字在冰凉地跳动,我们的心如刀绞一般。家里人像照顾婴儿一样呵护着父亲,满怀希望地等待奇迹的出现。或许是父亲的坚强和我们的虔诚感动了上苍,父亲的病情逐渐稳定。正当家人松了一口气,期待着美好未来的时候,父亲却突发动脉血管瘤去世了……他带着万般的不舍,带着对儿女无尽的牵挂 ,离开了他苦苦留恋的家园,将生命永远定格在72岁的年轮。
父亲下葬那天下着雨,亲朋好友都说是儿女们的孝心感天动地,老天爷都落泪不止,不想让他走。 一个多月了,全家人都觉得父亲没有走,时不时跑到病床前,总想着到时间该给他翻身拍背了,该起床康复锻炼了,该吃饭了……回过头才发觉父亲已经不在了。父亲走了,给儿女留下太多太多的思念!
敬爱的父亲,我们想您了!您在天国可曾看到儿女们的泪水,听见儿女们的哭声,感觉到儿女们的思念……
一腔悲情,两行酸泪,不及父亲滴水之恩;纸短情长,笔拙意远,难表儿女追念之情。父亲!我们会带着对您地思念加倍孝敬母亲,干好工作,过好今后的生活,以告慰您的在天之灵……
(作者单位:万荣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