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合
10

落实“双减”,做好教育的加减法

——沁源县郭道小学双减工作探索纪实 文瑞娟

  “双减”为新时代教育工作绘制了明确清晰的路线图,是撬动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生态重构的强力杠杆。距“双减”政策发布已有一周年,一年来,沁源县郭道小学围绕“双减”工作,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积极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拓展课后服务空间,挖掘减负提质三重育人价值,让学生回归课堂,让学习回归校园,让成长回归生活。

  一、做好作业管理,切实将负担减下来

  “作业管理”作为“双减”政策的首要任务,意味着要让老师们从传统而又根深蒂固的作业布置方式上进行变革,这种变革的难度之大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能落实好国家政策,学校需要坚定信念,不断探索,寻找良策。

  首先,用制度为“作业管理”护航。为了保障作业管理的有效实施,确实将“量”减下来,学校首先根据文件要求出台了《郭道小学作业管理制度》《郭道小学分层作业布置制度》《教师批改作业制度》《作业公示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用制度建设保障实践变革。  

  为了不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我校首先通过会议、专项学习等方式,做到人人知晓制度。其次,严格落实制度。将作业检查纳入每日常规工作,通过以检查促落实、以反馈促改进的方式,督导教师互相协调作业量,确保一、二年级无书面作业,三到六年级每日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

  其次,用教研为“作业管理”赋能。作业管理不但要在“量”上做减法,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更要在“质”上做加法,提升作业质量,确保学业水平。除了常态化作业教研外,我校成立了涵盖三大主要学科的作业研究小组,通过专人研究、专项讲座、开发单元作业样例等方式,以头雁带领,团队共研的方式开展精品作业设计,为全校作业质量的提升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再次,用评价为“作业管理”助力。评价作为实践成效的检验标准,有着极强的导向作用,舞动评价指挥棒,为作业管理助力,是我校推动“双减”落实的又一大举措。

  在常规作业方面,教学管理中心通过月检,对班级作业进行检查,设计评价标准,评出A、B、C三个等级,并做到及时公布、利用教研时间进行集体反馈与问题梳理,不断规范教师行为。同时设计学生周末作业常规,将音、体、美、劳作业都纳入进来。

  二、丰富课程内容,切实将服务搞起来

  课后服务是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让教育回归学校主体的重要举措。学校一方面需要在作业辅导上做好文章,切实利用好服务时间辅助学生在校内高质量的完成作业;另一方面,需要在课程开发上做好文章,用丰富多彩的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做好延时服务真正落实减负。延时服务,不仅仅是在校内完成作业,而是要切实起到服务作用,确保作业质量。这就要求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监管学生纪律,更得加强作业辅导。

  第二,丰富课程内容满足个性发展。1.周一到周五5:10—6:00进行作业辅导,满足基本需求。周三与周四,4:10—5:10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团服务,发展学生兴趣爱好。

  2.周末,提供“菜单式”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周末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兴趣爱好类的社团课程和学困生转化的学科走班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当项目进行参与。丰富的课程设计从学科发展和兴趣发展双面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学生美好未来奠基。

  三、深化课堂改革,切实将质量提起来

  在长治市课堂改革十大行动的指引下,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学校建成了自己的质量提升三大体系。通过教学教改体系,转变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校本教研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教学评价体系,引领课堂增效提质,三大体系从教、研、评三个维度推动质量提升。

  第一,常规管理精细化是确保课堂提质增效的前提。为了保障常规课的质量,我校研发了“十·五·三·二”教学常规体系,通过常规要求的精细化,实现教师教学好习惯的养成,成为课堂好质量的前提。其内容主要包括“备课十项目”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目标、备评价、备重难点、备问题、备流程、备活动、备作业;“活动设计五要求”即激兴趣,让学生想学;教方法,让学生会学;搭支架,让学生能学;做指导,让学生学会;善评价,让学生乐学;“课堂资源三配套”指教案、学习单与PPT完全一致;“课后二做到”即一做到积极反思、改进教学;二做到作业全批全改、有效评价,个性辅导。

  第二,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是课堂提质增效的关键。根据《长治市教育局关于新时代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结合“教·学·评一致性”“输出为本”等理论,我校创新升级课改模式,提出了“问题导学·输出为本”活力课堂2.0模式,强调以问题为导引,以输出性学习目标为逻辑起点,以学生的输出表现作为学习质量的评价证据。

  第三,做实校本教研是课堂提质增效的保障。“教而不研则罔”,教研是教学的指南针、加油站。为快速推进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我校大胆革新校本教研,提出“一课三研”课例研究的教研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跟进式指导,帮助教师快速转变教学方式,构建学本课堂,实现了课改的稳步升级。

  在听评课模式上,我校创新性的提出“1+3+N”观课议课模式。一即一个灵魂“目标”,三即“问题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三个观课议课的角度,N为影响目标达成的其他因素。学校针对三个角度的内涵与实践路径开发出课堂观察量表,成功的将全体教师从传统的观察、评价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有了观课视角的转换,评课也就真正实现了对“学生学习”的研究。

  第四,建设评价体系是课堂提质增效的引擎。根据《长治市教育局关于新时代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我校强化以评价促改革的思路,开展了备课评价、课堂评价、作业评价、质量评价、辅导评价五维评价建设。其中课堂评价从课堂改革的维度出发,强调育人方式的转变,强化“以学为本”的思路,围绕自主、合作、探究、展示、评价、反思等方面建设了“十度课堂”评价标准,引领课堂改革的推进。五维评价充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引领教师扎实做好常规工作,创新开展课堂教学,成为课堂好质量的引擎。

  “双减”工作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求索!课堂的提质增效,任重而道远;课后服务的不断丰富,需要上下合力;只有本着“立德树人”的初心,才能在“双减”的路上踏歌而行,向阳而生。

  (作者系沁源县郭道小学校长)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