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础教育应具备哪些特质
李 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时代,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进一步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自信,凝聚“强国有我”之力,是基础教育根基所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上好学”的目标,让每个孩子既能上好的学校,又能学得好、发展得好,拥有出彩人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是我们的使命所在。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新时代基础教育需具备以下特质:
公益性。基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关系到每一个孩子成长成才和国家民族未来,应具备公益性。体制外的公益性体现在教育活动的非营利性,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活动的去产业化、市场化与功利化。教育领域所有的过程和环节都应该服从于培养人这个本质,而不是将教育置于市场规则之下,变为资本逐利的手段,破坏教育生态,违背教育本质。体制内的公益性则应体现在政府基础教育公共服务职能上,这是构建服务型政府和责任型政府的基本内容。这种公益性包含政府履行对基础教育的管理职能,出台适宜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还包括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服务资源,要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实现政府兜底,着力构建起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体现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生存、发展、融入社会的基本能力,塑造基本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也就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打好基础。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知识激增,未来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范畴还将不断扩延。为此,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关注的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涵盖基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的文化素养,理性批判、独立思考、创新精神的科学素养,乐于学习、善获信息的知识素养,人格健全、自立自主的发展素养等。具备这些基本素养,学生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态势。
全面性。所谓全面性,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到具体教育层面,就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德育重在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这需要持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好思政课堂德育主阵地作用。智育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重知识更重智慧,引导学生主动增长见识、丰富学识、体悟真理、明辨事理。体育要引导学生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发展,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美育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在美育熏陶中启迪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劳育重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培养良好劳动品质,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同作用,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让学生学会从劳动中获得价值。同时,这种全面性的达成还需要以科学的教育评价为导向。除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评价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听懂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背后的行为逻辑,不以一时之得失、一事之成败轻易定义学生。
普及性。基础教育是大众化的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普及性是新时代基础教育应具备的基本特质。这种普及性的本质是让所有孩子享有基本受教育的权利。不同学段普及性发展方向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学前教育阶段更加侧重普及普惠发展,进一步加快公办园新建扩建步伐,持续增加幼儿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提高普及率、普惠率与公办率,实现幼有所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侧重优质资源的普及,也就是促进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的差距,发挥示范性学区共同体作用,不断提升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水平,尤其是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实现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
精准性。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群体,根据其特点施予不同的引导,采取精准化、差异化、梯度化发展的举措,比如,针对乡村学校,需要根据其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引导其发展。就福建省来说,接近一半的学校为乡村学校,福建省“十四五”期间致力于实现乡村温馨校园全覆盖、乡村学校管理标准化基本实现、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全覆盖,确保乡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针对特殊学校,最重要的是提供必要的保障,基础设施、教师队伍建设要持续加强。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如留守儿童、特殊残疾儿童、孤儿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民政部门要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确保衣食住行无忧。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引导需倾注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帮助他们与外界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结,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发展性。重视未成年人的长远发展也就是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这个阶段的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的、高品质的、灵活的、终身的学习需求将和学校标准的、班级的、统一的、单一渠道的教育方式相矛盾;人才培养结构面临最深刻的调整,同时感知、信息、数据和智能技术的整合发展,构建了高维智能教育时空,必将加快学校形态的变革。因此,要兼顾每个孩子的能力、需求和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孩子在生理、心理、智力和瞬间状态等方面的区别,实施合适的教育教学;对需要特殊关注的孩子,要采用更加个性化、特殊化的教育方式,制订个性化的学习发展计划,采取更加合情合理的管理方式。这样,给予所有孩子共同基础的同时,又培养每个孩子差异化发展之基础,才能有效利用天赋、充分挖掘潜能,尽展其才。
明确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应具备的特质,还要以实际行动来赓续育人初心、培根铸魂。我们应当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尽最大努力为每一个孩子顺利长大成人、实现自身成就提供一切帮助。在基础教育时期,我们必须让孩子了解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期待、充分认识自我,认清自己真正关注的是什么,明白什么样的事才是有意义的。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和实力面对未来,而不能让环境或运气决定之。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为长大成人和过上幸福生活做好准备,这样我们的世界也将有所不同。
(作者系福建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福州一中原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