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07

“兴趣指数评价”优化教育教学生态

魏海政 李炳熙 李传训

近日,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磁村中学的校园里,学生们正在操场表演磁村花鼓,男生挥舞鼓槌,女生则手持小镲,数百名学生观众兴致盎然地观看着他们的舞姿和技艺。

这样的场面是淄博市淄川区实施“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指数评价”以来,校园里发生的生动变化。近年来,淄博市淄川区积极探索教育评价改革和制度创新,推出“区域推进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指数评价”创新实践,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创新评价机制,优化区域教学生态,全面丰富教育内涵。2022年,这一创新实践获评山东省年度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
打破“分数崇拜”沉疴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学校和教师将考试和分数看得过重,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法。”淄博市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牛少健说。
“分数崇拜”的导向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鉴于此,淄川区从2013年开始,创新实施以评价学生学习兴趣状况为主要手段的评价方式,并作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采取课题研究与评价改革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形成学生、教师、学校的综合评价机制。
“‘兴趣指数评价’是在探索学校、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动态、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转变学校施政、施教、兴学理念,不断优化区域教育教学生态,推动区域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牛少健说。
学科教学改革蓬勃兴起
近日,在淄川区黉阳中学七(3)班的家长会现场,家长们看到的不是孩子的考试成绩单,而是孩子们的作文本。这是该校语文教师张鹏的一堂别开生面的“生态化兴趣写作课”,他把课堂开在了家长会上。孩子写父母,写得情真意切;父母写评语,写得感慨万千。
黉阳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写作教学曾经是一大难题。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开展“兴趣指数评价”项目后,该校语文组受到启发,选择以写作课为突破口,抓住学生写作兴趣的提升、巩固和延续做文章。目前,该校不少学生获得国家级作文大赛奖项,有几十篇学生作品发表在《语文报》等刊物,教师论文也不断见诸学术刊物。
像黉阳中学一样,淄川区其他初中学校也将学生学习兴趣指数评价融入校本教研管理中,淄博十中的数字化学习模式,淄博师专附中的阳光少年展示平台,淄河中学的“心灵周记”,西河中学的分层作业机制等,都围绕兴趣指数评价开展课堂、作业、学习方式改革。
学生学习兴趣日趋浓厚
“现在,我每天除了完成学习任务以外,还有时间参加自己喜欢的音乐社团。”曾经获得山东省“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淄博市“红领巾奖章”个人四星章的淄博第十五中学学生王韵雅告诉记者。
王韵雅是兴趣指数评价改革中受益的学生之一。在这一导向下,淄川学校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创设的课程资源和兴趣社团活动越来越丰富,构建起了学科类、实践类、艺体类、科技类和生态类等多元课程体系。
“老师,这是我写的课本剧!”“老师,这是周末我们去杨寨古塔拍摄的微视频!”杨寨中学英语学科开设兴趣阅读课后,教师孙兵兵结合省级教研课题“基于关键能力立意的初中英语课本剧开发与应用研究”,定期征集创意微剧本,举行课本剧展演,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如今,“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指数评价”的研究实践已在淄川生根发芽。近年来,淄川区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连获佳绩,各项监测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区域推进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指数评价”成果作为淄川“构建中小学一体化分段分类评价体系实践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山东省教学成果奖和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作者魏海政系中国教育报记者,李炳熙、李传训系通讯员)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