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成长走向“自觉、自动、自主”
贺宇良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改革探索中,我与团队一起凝练出具有共识性的“自教育”理念。“自教育”是指作为主体的人,自己对自己进行的教育,即自己既当教育的主体又当教育的对象。我们认为,教师是学生自教育内在动力的激发者、外在条件的创设者和示范引领者,更是新时代学校治理的参与者。在此理念指导下,我们构建了立体式、综合式的教师成长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制定发展规划,明确成长方向。教师发展终归要落实到自我发展,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基于自愿、主动发展,才能产生强烈、持久的成长动力。为了帮助教师提高职业认同感,规划职业发展,学校制定了《保定市美术中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书》。教师在填写该规划书时,一方面要明晰自我认识,另一方面要明确自己三年内的专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二是构建成长共同体,引领协同发展。教师要积极融入学校的各类共同体之中,如“班主任自成长共同体”“任课教师自成长共同体”等,为自己创造各种交流学习的机会。新教师在共同体中主动拜师,通过师傅的传、帮、带,学习自本课堂的教学流程,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同伴的鼓励与协助下,减少挫折感与不安感,尽快为专业发展扫清障碍。老教师在带动新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自我,促进自身成长。
三是创设成长平台,促进专业提升。基于教师成长目标,学校创设了立体式、综合式的成长方式,构建了教师成长链(日反思会、周成长课、月成长汇、学期成长节)和教师自成长链(自育、他育、博育)。学校坚持把专家最前沿的理论实践“引进来”与教师“走出去”培训、考察相结合,使教师获得信息的途径大大增加。
比如日反思会,美术中学制定了“一日两反思”(上午级部反思,下午学科反思)制度。教学反思的形式主要有4种:写反思日志、观摩教学、讨论教学、开展行动研究。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从而走向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周成长课又是怎么做的呢?学校坚持每周组织两次教师成长课。每周二开展教师成长课,每周四开展班主任成长课,针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科研能力及基本功等进行专门培训,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每周六,学校还开展干部成长课。干部成长课采用“PK”的形式,通过自学、分组交流、展示、打分、排名等环节,实现干部的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发展。干部还会互相诊断问题,持续改进工作。
再比如月成长汇,每月末利用1-2天时间,全体教师主动对照月初目标,总结梳理当月工作,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制订下月工作计划;表彰本月工作中表现优异的教师,用优秀促进优秀。
学校在寒暑假还会举办学期成长节,共涉及四大类课程,即理论通识课程(专家讲座)、核心技能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素质拓展课程,旨在让教师从内心激发渴求学习的强烈愿望,达到从“被动接受培训”到“我要培训”的实质性转变,实现教师专业的最大化成长。
教师自成长链旨在通过自我导向学习实现教师的自成长,是教师通过诊断自身学习需要、设定学习目标、组织学习资源、选择并执行恰当学习策略、评价学习结果而进行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教师自成长链包括学、思、行、研、著五个环节。学,即读书学习;思,即思考、反思;行,即教育教学实践;研,即教研、科研;著,即教育专业写作。
四是开展教育科研,凝练实践成果。“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也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要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而且在研究过程中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
美术中学一直致力于转变教师发展模式,促进教师由勤奋型向研究型转变。近年来,学校全面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人人出成果、事事可研究、事事要研究”的良好氛围。
教师最常见的研究有学科之研、教学之研、教育之研。一是备课研究:从研究的角度去备课,尝试不同的方法备课。如不看参考书备课,借用各种资料备课,上完课后再备课,边教边改。二是“四课”研究:说课、上课、评课、改课。三是案例研究。选好案例,有一个好的主题;真情实感,有一个好的表达;从感性到理性,有一个深刻反思。四是课题研究。一方面根据国家、省、市的要求申报课题,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校内小课题研究。
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形成未来人才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美术中学基于学校实际,关注教师成长,提出了拓展与优化教师成长路径的方式。未来,我们将继续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作者系河北省保定市美术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