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思研语
14

探索小学高年级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

张 弛

  整本书阅读作为小学高段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走进名著”为主题,单元语文要素中要求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并学习写读后感。这是小学高段第一次涉及到整本书的阅读,课文作为一个引线将学生带入名著中,点到即止,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使用方法,从而产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本文以“通读”“研读”“展示”“写作”四个方面相互作用,以点带面,以面带整本,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策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初步认知,为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提供一些启示。

  一、古典名著阅读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教师执教古典名著单元教学之前,笔者特意在所在年级向学生发放了问卷,问卷数量达到了200份,有效问卷达到了99%。在问卷分析中,教师得到了一些有效信息的反馈:一是在校期间整本书阅读时间较少;二是有阅读的兴趣但动力不足;三是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较多;四是阅读的喜好有偏向性;五是参与阅读活动热情较高,希望老师具体开展有关整本书阅读的活动。
  二、基于单元语文要素,指导名著阅读方法
  从教材编排体系上看,五年级上册已经涉及到“在场景和细节中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的学习,六年级上册的阅读方法是读小说应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的形象。本册单元语文要素中重在让学生感受名著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还配合其他阅读方法的指导,起到了在教材体系中承前启后的作用。于是为单元名著阅读教学提供了遵循,即在“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单元整体三位一体的阅读方式中,充分指导学生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
  立足班级学情,根据前期的调查反馈,结合单元阅读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后梳理出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
  (一)“通读”指导——领略古典名著的长度
  学生初读整本书时,最好有一定的连贯性。教师在校内教学指导方法的前提下,不要过度设置规定,打破学生的阅读节奏。通过阅读方法的点拨,设计多学科课程融合,阅读任务打卡的方式,引导他们边读边思考。以整体思维纵观全书,通过教师领读,提高阅读的效率,明了人物之间的关系,提升对比、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执教名著单元的四篇课文时,主要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不懂的语句,如《猴王出世》中的“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知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让学生先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是由于上文出现了仙石,下文出现了内有仙胞,经过迸裂成石卵。于是学生可以猜测出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受日月精华,石头有了灵气。
  学生初次接触古典小说,语言理解的难度较高。所以在教学第一课时时,根据课后题目的要求,要先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要素,按照事情的经过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这部分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教师可以通过画思维导图,提供主要内容的支架,借助作业本图示等方法辅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掌握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能看懂小说,才能够深入分析人物的形象。
  (二)“研读”指导——重温古典名著的温度
  以通读为基础,学生掌握了故事的大致内容、人物关系、扫除了阅读障碍,但是缺乏阅读的深度。在此基础上需要研读指导,深入文本的关键章节和内核部分,有选择性地进行研读,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评析人物形象是研读名著的重要方面,小说由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构成。除此之外,还通过课堂上的研读讨论人物形象。例如,对《景阳冈》一文中武松的人物形象学生有着不同的认识褒贬不一,课后习题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再由小组代表把人物形象贴粘贴在黑板上。经过对人物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的分类,武松既有英勇无畏的一面,又是固执爱面子的人。通过学生的补充,一个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被挖掘了出来。
  (三)“展示”指导——表达古典名著的宽度
  在调查中显示,学生对《西游记》具有浓厚的探究兴趣,为了让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关联单元语文要素,让学生在阅读时尝试使用方法。“快乐读书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从回目入手,帮助学生勾勒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的成长经历。除此之外摘抄可以让学生深入故事情节,进一步体会名著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并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绘画则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呈现方式,将两者相结合制作手抄报,图文并茂,在此过程中深度学习,呈现出精美的手绘作品并进行评奖。
  其次,表演也是表达古典名著很好的方式和手段,并且符合学生的心理期待。在此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从模仿、整合、内化、外显这个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强化对文章内容的记忆,情节的贯通。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孩子们欣赏其他课本剧,再分小组讨论表演的内容选择和步骤,让学生自己做主持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根据人物性格匹配相应的演员,排练后进行班级表演,准备背景音乐,制作头饰等,沉浸式感受人物形象,给学生体验表演的舞台。
  (四)“感悟”指导——内化古典名著的深度
  整本书阅读策略中的通读、研读、都是文本输入的一个过程,学生通过初次通读,二次研读,对文章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和自己独到的看法。展示部分是语言文字内容的外显形式,而写作才是由输入转变成自己的输出,实现真正的内化表达。
  (1)以习作读后感,感悟名著精髓
  本单元习作教学重在教学生写读后感,经过一整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古典四大名著都有了整本书的阅读体验也精读了具体的章节内容,写作是最好的检验学生阅读成果的方式。教师应在教学中触发学生特别有感触的地方,让自己难忘或留下很深的印象的回目。在教学生写作框架的同时,重点把具体内容的感受放在最为重要的部分。先让学生说一说具体的感想,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以前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以好书推荐信,分享名著外延
  教学过程中,学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多个版本的原著。怎样把他们有效利用又做一个整合呢?教师想到了习作的另一种方式,学写好书推荐信。推荐信的内容包括推荐的书目名称,推荐书目的介绍和梗概,推荐的理由。写完之后在班级里交流,把好的书目推荐给别人,让更多的同学对这本书产生兴趣,营造班级整体的阅读氛围。
  本文以名著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为研究主题,经过前期调研,教材编排分析,单元重点内容提炼,笔者真实的教学过程,提出了四点阅读指导策略,分别为通读、研读、展示、感悟,展开阅读教学的指导,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提供了相关经验和启示。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第三小学)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