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彩课程 提升德育实效
石爱忠
近年来,学校深入分析县情、校情、学情和学生家庭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立了德育工作思路,充分挖掘本地德育资源,建立德育教育基地,构建多彩课程,取得了显著的德育实效。
一、构建多彩课程,实现课程育人挖掘“白色课程”德育资源。自然界的白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混合而成。国家课程就像这白色光一样,包含着各学科系统的知识,又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挖掘国家课程的德育资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发红色课程。平顺是一块红色热土,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学校曾多次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唯一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给师生作讲座,并制成音视频资料,当成红色课程的重要内容。学校组织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党员教师走进申纪兰的家乡——西沟村,和西沟展览馆的讲解员一起备课,一起撰写课程教学设计,一起制作课程PPT,既有实物图片,又有身临其境的视频,这大大增加了课程的实用性和感染力。
开发绿色课程。“山水太行,诗画平顺。”平顺地处“黄金人居带”的北纬36-37度之间,全县森林覆盖率41.6%,是全域旅游示范区,辖区内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良好。学校组织生物教师、地理教师,并邀请县农林专家和当地有农林种植经验的农民一起走进平顺的大山,拍图片、录视频、采标本,开发绿色生态课程。
开发“古”色课程。在平顺绝妙的青山绿水之中点缀了六处“国保”和三处“省保”以及汉寨、唐堡、赵长城等1566处文物古迹。其中,天台庵为中国仅存的四处唐代木构建筑之一;龙门寺是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六朝建筑于一寺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大云院五代壁画是国内寺庙道观中的唯一幸存者。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学校和教育局思政教研员、县文旅专家及景区讲解员共同开发“古”色课程。
二、建立德育基地,让多彩课程育 人更加有效
为了拓宽德育渠道,让多彩课程育人更加有效,学校先后在红色西沟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烈士陵园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平顺县武警中队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青羊派出所建立了法治教育基地,在彩凤公园建立了生态教育基地,定期分年级带领学生到德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高举鲜艳的队旗,徒步走向红色西沟,聆听全国劳模申奶奶的讲话,参观西沟展览馆,无不被前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染;清明节,学生们在烈士陵园的墓碑前向壮烈牺牲的烈士们庄严宣誓,“我们将继承革命遗志,发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在彩凤公园生态教育基地,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意识,让文明伴随孩子成长;走进武警中队的军营,观看解放军叔叔的军事技能表演,感受军人的优良作风。学校还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
三、建立劳动基地,让多彩课程在实践中增效
根据学校多彩课程的特点,不能仅仅是教室里的讲授,要让育人更加有效,就要让学生多动手,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增智。学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走出校门,走向田间、山坡、工厂参观学习劳动技能。为了方便学生实践,学校主动联系乡村,建立了四个劳动实践基地:漳河沿岸花椒采摘基地,东南山党参、连翘劳动基地,粮食种植基地,电商小镇实践基地。通过在基地参观劳动,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大红袍花椒基地,看到叔叔阿姨被花椒树扎的满是伤口的双手,看到自己忙了半天很少的收获,从心底了解了摘花椒的艰苦,了解了父母的不易,也了解了我县漳河沿岸光照时间长、有利于花椒生长的气候特点。在东南山党参、连翘基地,学生们中午和家人一起在山上、田间吃干粮的场景让大家记忆深刻,同时也了解到党参喜阴凉、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它的生长。党参生长年份越长,长得越粗壮,药效越足。在山坡上摘连翘,同学们劳作的同时,也体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粮食种植基地,同学们熟悉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熟悉了它们从生长到收获的各个环节,认识了各种传统和现代农具。在电商小镇,同学们了解了网络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致富奔小康的巨大作用。
四、开展研学活动,在行走中提升育人效果
多彩课程的内容跟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参观中开阔视野,在体验中感悟道理,在实践中增长知识。
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德育基地和劳动教育基地学习。在西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走上土少石头多的干石山,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老劳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到了老劳模“办法总比困难多”“种活一棵,就不愁一坡”的攻坚克难精神;走进展览馆,看见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师生感悟了老劳模“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忠诚。在东南山党参、连翘劳动基地,师生们走进大山,呼吸新鲜空气,在实践中感受家乡的美,感受植物多样性的美。走进大山,走近农民,既能感受到他们的纯朴,又能感受到他们的辛苦,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脱贫攻坚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走进石城镇龙门寺,师生体会到了卯榫结构、无柱结构的巧妙,了解了我们祖先在没有钢筋水泥的情况下让房屋更坚固的巧妙构思,发自内心地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
研学是行走的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思,在实践中感悟、在动手中提升认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走进新时代,教育发展百舸争流,我校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不忘教育初心,深化内涵发展,打造精品特色学校,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作者系平顺县第二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