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驱动未来学校课堂变革
钟 原
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教学改革对学校教育转型有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背景下,课堂变革最需要关切什么?在第九季民办学校“问策转型”思享汇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素和江苏省苏州启迪教育集团总校长、南通市教育局原副局长金海清的报告从不同侧面回应了这些问题。
“未来的课堂变革是以数据为驱动的,但是课堂变革的核心是人的观念。如果没有观念的变革,其他变革就无从谈起。”王素认为,这种观念的变革至少有4个方面:一是要重新理解教育,二是要重新认识学习,三是要重新定义课堂,四是要重新构建学习路径。王素介绍,未来教育已开始从零星试点走向国家层面的信息化规划,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许多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从基础设施、师生素养、学习变革、评价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推进教育的数字化、信息化,并由此推动教育升级换代、走向未来。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报告,描述了教育4.0的全球框架、特征和方法。其中指出,学习经验的转变有4个特征,即个性化和自定进度的学习、可及性和包容性学习、基于问题和协作的学习、终身学习和学生自驱动的学习。在王素看来,这些关键特征定义了高质量学习,为学习者适应未来社会提供了指导原则。
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素养导向、真实任务、大单元设计、学科实践、进阶测评、混合式学习”等新要求,王素建议,未来学校走向高质量教育之路要关注3个方面,一是学校顶层设计,包括愿景、文化、学生画像、课程体系、组织架构、教师画像;二是“教—学—评”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AI课堂诊断+远程教研+教练辅导,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方案+远程教研+教练辅导;三是系统化的教师能力提升,包括自主学习的视频课程+项目化的研修+针对性的教研+陪伴式的教练辅导。
金海清重点围绕“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真正融合”这一问题展开阐释。他首先抛出了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投入很大,却没有像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那样的效果呢?在他看来,主要原因是教育没有发生结构性的改变,没有触动教育原有的模式。
金海清提出了一个公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结构性变革”。他以信息技术与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融合为例进行了解读。所谓信息化融合课堂教学改革,就是将平板、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媒介或技术有效融入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单导学)之中,通过重构或优化教学环境,发挥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实施精准教学,从而建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结构。与此同时,通过信息化融合课堂教学改革,达到学习环境的创新、课程结构的重组、课程流程的再造、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教学评价的重构。
金海清认为,信息化融合课堂教学改革要从技术支持教学走向技术支持学习,必须彰显现代化教学理念,即进一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为中心”的课堂主旋律,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进一步凸显“教”与“学”的融合,在“教”的引领下学生“先学”,在学生“先学”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后教”,“教”与“学”融为一体;进一步促进课堂改革深度推进,做到课前学习资源化、课中学习探究化、课后作业个性化、课外巩固系统化;进一步促进“活动单导学”升级,借助信息化融合课堂教学改革契机,助力“活动单导学”与时俱进,课堂教学更富实效。
“信息化融合课堂教学改革,使信息化的特点和优势在课改中得到彰显,教学的针对性更强,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落实‘双减’、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路径。”金海清认为,“它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方式。”
(作者系《中国教师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