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实施的整体性设计
王 凯
课程实施标志着课程从静态、文本性的框架向动态、实践性的活动转换,既是学校课程蓝图的落实环节,也是一项多主体参与的复杂工程。优化课程实施需要关注教师专业、学科本质、课堂文化、教学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尊重教师专业课程实施设计属于学校课程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教师纳入课程设计共同体,允许教师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对课程的理解,让教师观点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在具体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应赋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允许教师在学校课程方案基础上进行课程调试,鼓励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方式创新,提倡教师通过有效途径丰富课程内涵,增进师生与课程的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学校还应搭建教师专业合作与成长共同体,积极推进校本教研,鼓励教师建立学科内定期研讨机制和跨学科教研制度。
抓住学科本质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重点在于抓住学科本质,多维度进行整合推进。学科本质与知识、概念密不可分,人们在认识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把一些事物的共同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再抽象出本质属性,从而形成一系列概念。概念是一门课程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高度组织化的知识群,是一个学科的内核。也有专家认为,学科是知识形态、活动形态、组织形态的统一体,是主体为了教育或发展需要,通过自身认知结构与客体结构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既有利于知识传授又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组织体系。其中,学科的知识形态是学科的本质属性,知识的不断凝练与组织化形成概念,概念的集群化又逐步演变成学科。可见,要想把握好学科本质,必须进行知识形态的加工和优化。目前,最流行的优化方式是课程内容整合。课程内容整合主要包括课程核心内容的模块重组、内容合并与删减,前者指向时序调整,后者指向内容优化。
构建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决定着课堂中师生的生存状态,因此也左右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包容向上的课堂文化至少应该体现如下特征:一是平等,包括师生人格的平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体验中参与权利的平等,师生对话态度、方式的平等;二是尊重,师生应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学生尊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辛苦付出,尊重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也要尊重学生既有的学习准备和已有的学习风格,以及学生犯错的权利;三是快乐,师生都能在课堂体验到教与学的愉悦,都能将教与学视为最重要的快乐来源和奖赏;四是宽容,师生要学会悦纳对方,宽容以待;五是批判,教师应基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调试教学,引导学生多途径寻找证据、综合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转变教学结构
如果以“要素—关系—地位”为框架分析课堂教学结构,就会发现许多课堂存在诸多错位:一是知识显性,表现为将教材简单等同于知识,将知识简单等同于教学内容;二是方法隐性,有些教师没有关注可以迁移的方法,没有围绕学生方法论的形成展开教学,导致方法在课堂成为隐性因素;三是学生共性,有些教师忽略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需求,将学生视为教学常量。在以“知识显性”“方法隐性”“学生共性”为特征的教学结构中,学生难以实现对概念的深度理解,难以掌握复杂的方法,难以拥有学习的选择和自主权。如何调整和优化教学结构?教师可以考虑将以知识流为线索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以方法流为逻辑的教学结构,即将“知识、内容、阶段”三个要素转为“方法、模块、情境”,从而做到方法显性、内容可选、学习异步。
在信息化时代,课堂不能自我封闭,必须张开双臂拥抱新技术。拥有较强开放度的课堂需要教师提前系统设计,也需要新技术作为辅助手段进入课堂设计和教学环节。知识依然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但是方法由隐性转为显性,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即时探究。教师还要进行课堂内容的模块化设计,不同模块相互嵌合。
从单一场景转换为完整情境
完整情境关注学生的整体学习,主要包括多样化场景、多类型知识、多样态学习等。计算机工具、网络工具、移动设备工具、软件工具等共同创建了一个多维的学习空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即时性学习工具,帮助学生提供进行信息查询、搜集、整理、分析、反思的工具,减轻学生的外部认知负荷,提高学生的认知效率和认知效果。
从同一性转为用户化
用户化代表技术让学习个性化,可以满足个人偏好、回应个体需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采取多样化学习方式,提供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符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偏好、学习天赋等。
从传统灌输转为及时交互
交互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过程,技术使得课堂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之间可以进行多维交互,学生在交互过程中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交互不仅是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思维,当教师利用技术把交互作为一种基本理念的时候,课堂的形态就会悄然发生变化。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