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价值
邹立业
体育锻炼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期,教育部等十七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要以体强心,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作用,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
究其原因,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本质上是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心理需求。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多维促进作用。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青少年骨骼发育,提高身体灵活性和耐力。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青少年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降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学业压力和焦虑情绪,以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更为重要的是,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塑造健康的体魄,还可以对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自信心培养、社交互动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情绪调节和心理压力释放具有显著影响。这种情绪的调节机制是通过促进身体内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进而减轻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从另一视角来看,体育锻炼还可以帮助青少年培养专注力,转移负面情绪并增加积极情绪体验。在竞技性体育活动中,青少年能够学会接受失败和挫折,养成积极的心态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提高逆境应对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另外,体育活动还提供了展示个人才华和能力的机会,促进青少年的社交互动和人际关系发展。
为了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培养,优化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与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体育教师应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采用专项运动技能的大单元教学,让学生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并加深学生对该项运动完整的体验和理解,如所教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比赛规则、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等,进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
二是增加体育设施和资源投入,为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提供资源保障。一方面,学校和社区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供良好的运动场地和设备,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应注重体育的全面发展,设计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以及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并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丰富的体育锻炼机会,使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三是推动家、校、医、社、企联动,倡导体育健康观念。家长、学校、医疗机构、社区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营造支持和鼓励参与体育运动的氛围及环境。教育系统、媒体、社会和健康科技企业应共同倡导健康体育观念,传播正确的体育理念和健康的运动方式,消除不良竞争、过度训练和草率评价的现象,让体育真正成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有效利用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体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和多样性,让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喜欢且擅长的运动项目,并将体育与其他心理健康支持措施相结合,以形成综合性的干预模式。同时,积极评估和监测体育活动的效果,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工具,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锻炼前后效果,这对于优化体育教学方案和改进体育实践非常重要。
(作者系深圳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究其原因,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本质上是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心理需求。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多维促进作用。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青少年骨骼发育,提高身体灵活性和耐力。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青少年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降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学业压力和焦虑情绪,以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更为重要的是,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塑造健康的体魄,还可以对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自信心培养、社交互动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情绪调节和心理压力释放具有显著影响。这种情绪的调节机制是通过促进身体内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进而减轻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从另一视角来看,体育锻炼还可以帮助青少年培养专注力,转移负面情绪并增加积极情绪体验。在竞技性体育活动中,青少年能够学会接受失败和挫折,养成积极的心态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提高逆境应对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另外,体育活动还提供了展示个人才华和能力的机会,促进青少年的社交互动和人际关系发展。
为了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培养,优化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与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体育教师应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采用专项运动技能的大单元教学,让学生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并加深学生对该项运动完整的体验和理解,如所教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比赛规则、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等,进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
二是增加体育设施和资源投入,为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提供资源保障。一方面,学校和社区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供良好的运动场地和设备,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应注重体育的全面发展,设计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以及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并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丰富的体育锻炼机会,使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三是推动家、校、医、社、企联动,倡导体育健康观念。家长、学校、医疗机构、社区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营造支持和鼓励参与体育运动的氛围及环境。教育系统、媒体、社会和健康科技企业应共同倡导健康体育观念,传播正确的体育理念和健康的运动方式,消除不良竞争、过度训练和草率评价的现象,让体育真正成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有效利用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体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和多样性,让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喜欢且擅长的运动项目,并将体育与其他心理健康支持措施相结合,以形成综合性的干预模式。同时,积极评估和监测体育活动的效果,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工具,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锻炼前后效果,这对于优化体育教学方案和改进体育实践非常重要。
(作者系深圳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