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思研语
11

纠偏才是课改的硬道理

张 绮

  第一次在《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周刊》刊发的文章中看到“纠偏”一词,我的心似被光芒击中。这个词颇有一些哲学的味道。就像文中指出的,“不断纠偏,就是不断走进未知地带,形成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纠偏是课改的行动哲学。课改是不断走出偏见的过程”“无论你选择做什么,最终都要在不断纠偏的过程中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来……”这些观点都不断深化着我对当下教学改革的认识。
  我对“纠偏”一词的理解体现在三个方面。
  面对新事物,先别急着怀疑,要警惕我们的“偏见”。课改中出现过不少新概念、新理念、新模式等。面对这些新事物,我们常常是抱着怀疑态度,敬而远之。2017年,我所在的学校开始尝试实践“学习共同体”理念时,便遇到了这样的境况。不少教师都在怀疑和观望——学习共同体真的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吗?“静悄悄的革命”到底应该怎么进行?《为了合作的学习》一书中曾说:教育这个行业其实得了一种病,就是求全责备的病。这个病表现在要求一切改革举措都必须是完美的,否则就不必推行。这使得我们陷入了“要么成功,要么就什么都不必做”的境地。有时候,接触到新事物,我也会为自己的“害怕”找借口,其实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毫无缺陷的主张和做法,课改也不可能有一试就灵的秘籍和药到病除的解药。
  面对新事物,我们的“偏见”还表现在对新事物的了解不够清晰、全面,就轻易去下结论。比如,在践行学习共同体理念之初,四人小组围坐在一起,就常常有人质疑:学生围坐在一起,会更容易说小话。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些都是偏见。“偏见不需要去消除,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偏见里躬身实践。”小组四人面对面,可能偶尔会讲小话,但更多时候则增加了学生思维碰撞的机会……“纠偏不是用一种声音代替另一种声音,而是在多元理解中抵达深刻。”我深以为然。
  遇到问题,先别急着放弃,或许只是“偏离”。曾经在我的课堂中学生的小组合作总是效果不好,合作讨论时总感觉乱糟糟的,学生讨论的成果也总是不尽如人意,于是我曾一度认为,有这大把的时间给学生讨论却没什么成果,还不如由老师来讲解。而实际情况是,小组合作时所谓的“乱”,只是学生在合作之前没有明白具体要求,我设计的问题也不够精准;学生合作学习的“低效”则是因为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缺乏表达方法的指导,以及我倾听意识的缺乏和不善于等待的干扰……这些都是细节操作的问题,而不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问题,因此遇到问题,有时候只需要及时纠偏,问题或许就能解决或得到改进。
  获得成效,总结经验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偏信”。课改要警惕“经验茧房”,经验的创造者不要困在自己的领地自说自话。去年我尝试了大单元教学设计,我的单元整合课例《活动课——我会创造分数》在一次全国教育峰会上展示,算是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功,而后我就一直沿用这一模式进行大单元设计。后来我发现,这次大单元设计经验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单元内容。这一成功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对待每一种成功经验,不管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甚至是权威专家的,都不能全盘照搬,不能偏信。
  当然,纠偏是需要勇气的。最难的是有勇气在自己既有的经验里纠偏。我们需要在反思中甄别,在实践中走向辩证,用行动抵抗“经验的黄昏”,唯此,教学才能走向深入。课改不能因为“未知”“出错”或者“求全责备”难以持续深入,也不能因过于“迷信成功经验”而陷入僵局。纠偏意识让我明白,教育是复杂的,课改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遇到问题在所难免,学会纠偏才是硬道理。
  (作者单位:湖南省株洲市八达小学)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