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11

项目化学习的挑战

李 娟

  学习是一场探索之旅。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与未知相遇,从未知到熟悉,从不懂到理解,会产生无法预约的成就感。伴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一场更加深刻的课程教学变革已经到来。众所周知,新课标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倡导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些都要求一线教师有足够的教学勇气和转化能力落实相关要求。我所了解的项目化学习无疑是这一理念的具体落实。

  4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这一文件强调要“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这应该是项目化学习首次被纳入国家教育政策文件。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为了促进素养目标的达成而围绕一个真实问题进行深入持续地探索,最终要形成项目成果,包括作品或产品等。项目化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理念,旨在让核心素养落地。何谓素养,有学者将素养定义为:“人在一定情境中表现出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的综合,是一种不管外部社会环境如何变化,个体都能够调用以适应变化的最基本的身心资源。”我深以为然。
  从遇见项目化学习开始,我就发现了项目化学习的魅力,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还可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建构、协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们一直对传统的“填鸭式”“题海式”教学深恶痛绝,在我看来,当我们用项目改造学习、用学习创造项目时,就意味着学教方式的转型,学生一旦开始投身做事情、协同做事情,就意味着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
  正像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卓玉所说,推行项目化学习必然要建立新的教学结构。这种结构建立在三个概念之上——大观念、大单元、大任务,用这三个概念构成一种新的教学结构。换句话说,从课标的大观念出发,过渡到教材的大单元,最后落实到教与学的大任务,即项目化学习。
  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我听过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项目化学习为孩子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他们成为情境的主人,赋予挑战性任务,驱动他们的探索欲,让学习真实发生、深度发生、综合发生。项目化学习要求教师不仅要从学科内走向学科外,还要从跨学科走向超学科,其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将更突出。
  新学期,上海市教委发布《关于实施项目化学习推动义务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深化义务教育学校教与学方式变革。文件要求2023年全面启动实施项目化学习,2024年力争项目化学习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这就是教学改革的风向标。这意味着项目化学习时代来了。对于一直走在项目化学习道路上的教师而言,项目化学习的春天来了,但是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项目化学习带来的是更大的教学挑战。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副校长王岚认为,项目化学习需要教师拥有宏观视野,设计整个课程单元,也需要教师拥有中观视角,推进各个阶段进程,还需要教师拥有微观视点,关注每个学生需求。
  其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具体需求是困难的。但这并不是我们可以不去关注学生需求的借口。因此,在项目化学习实施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善于学习——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明白如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和任务;需要善于借力——借助身边的各种力量,尤其是专家力量提升高品质项目设计的水平;善于整合资源——竭尽所能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服务。
  挑战的另一面可能是“担心”,担心项目化学习的开展是否会影响教学成绩,担心在做项目和提升学生成绩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如果在推行项目化学习过程中考试评价标准没有改变,如果学生只是在积极参与做项目,却看不到学生思维的生长,甚至看不到显性成绩的提升,那么一线教师可能最终依然会选择退回到传统教学。
  项目化学习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比如课时统整的问题、驱动型问题设计的问题、表现型评价的问题等等,但对成绩的担忧可能是面临的最大挑战,需要学校做好顶层设计,做好风险管控。当然,项目化学习对学生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是否能提出问题,是否敢于试错,是否能善于协同,是否勇于创造,这都是摆在学生面前具体的挑战,需要学生努力,师生共创,专家引领。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什么样的学习方式都是手段,促进人的发展才是目的。我想,项目化学习也一样。一线教师要敢于把项目化作为方法和路径,并借此支持学生的学习,因为无论开展什么样的项目化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师生成长。这是恒久不变的命题。
  我相信,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一定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我也期待自己的学生能在项目化学习中像专家一样思考和行动,能从“做题”走向“做事”,并在做事情中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实验学校)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