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思研语
11

学生教我当老师

李建锋

  今年,我的教学生涯进入了第12年。且行且思,教会我当好老师的除了专家、同事以外,还有一群最重要的人,那就是我的学生。
  一、学生教我学会尊重
  为了让学生知道大气压的存在,我在课堂上演示了覆杯实验。于是,我把一张塑料片覆盖在空杯的杯口上,然后翻转过来,询问学生:“松开手,塑料片会怎么样?”
  “会掉下来!”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接着,我在纸杯中装满水,把塑料片覆盖在杯口,将杯子翻转后,塑料片却没有落下。随后,我追问学生:“塑料片为什么没有掉下来?”这时,小东说道:“老师,塑料片肯定是被水粘住了,如果水是被大气压托起来的,那为什么没有塑料片时,杯中的水却要掉下来?”
  我忘了这节课是怎么上完的,只记得回到办公室后,我忍不住向同事吐槽小东的另类想法。可等我冷静思考后,在笔记中写下了“羞愧”两个字。课堂上,我总喜欢听到学生正确的回答,每当学生的回答偏离我想要的答案时,总会第一时间找另一个学生来补充,直至出现正确答案。
  第二天,我给学生演示了真空罩中的覆杯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杯口的塑料片掉了下来。包括小东在内的不少学生释然了。
  感谢学生教我学会尊重,尊重学生真实的想法,才是对课堂最大的尊重。
  二、学生教我学会质疑
  汽化有沸腾和蒸发两种方式,通过沸腾的实验和烧开水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容易理解沸腾是一个吸热的过程,但不容易理解蒸发的过程也要吸热。
  为了说明蒸发需要吸热,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先让学生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体验手背的感觉;然后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再引导学生分析得到“液体蒸发要吸热”的结论。
  在一次公开课上,当我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学生却提出了疑问:“酒精擦在手背上,感觉到凉凉的也有可能是因为酒精的温度比人的体温低;温度计示数的下降也同样可能是因为酒精的温度比玻璃泡的温度低。”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质疑声,我只好用温度计测量了酒精的温度,发现酒精的温度果然要比人的体温低,也略低于室温。
  在课后的研讨中,我们在分析各版本教材的设计后,沿着学生的想法,改进了液体蒸发要吸热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将其设计成一个探究实验:第一步,让学生读出温度计在空气中的示数,让学生知道此时温度计测量的是教室的温度;第二步,用温度计测量酒精的温度,温度计示数稍微下降了一些,证实酒精的温度略低于室温;第三步,引导学生猜测,如果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示数会如何变化;第四步,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学生观察发现温度计示数急速下降,最后慢慢上升回到室温;第五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论证,理解液体蒸发要吸热。这样的设计让液体蒸发吸热这个难点实现了真正的突破。
  正是学生的这次质疑,才让我带着批判的眼光分析教材。感谢学生教我学会质疑,质疑平常“轻车熟路”的教学,才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三、学生教我学会反思
  在教学“测量平均速度”这节课时,我和大多数老师一样,通过情境引入新课,直接给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最后要求学生按照步骤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在批阅学生作业时,我发现学生都能较好地写完实验报告。然而,在反思一栏中,爱思考的小雅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用手推动小车,给小车一个起始速度,也可以测量出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为什么要选择斜面来研究小车的运动呢?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快,明显是加速运动,为什么我们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呢?”这是多么深刻的反思啊!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教学问题。
  在探究实验时,实验器材经常“空降”,这既让学生感到突兀,又丧失了蕴含其中的教育功能。其实,经历实验器材的探究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深度学习。可是,我为什么没能思考这个问题呢?
  我想,最关键的原因便是我的教学本质上还是在“教教材”,导致学生只是“按方抓药”,依葫芦画瓢地完成实验,没有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思维能力也没能得到提升。为了解答更多的“小雅”困惑,我学会了俯下身来认真反思,重新设计了这节课,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重点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小车下滑的运动特点。至此,实验器材的引入顺应情境,斜面模型的建构符合探究需求,实验方案的设计突出育人价值。
  感谢学生教我学会反思,反思学生所思所想,才能创造性使用教材!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天成学校)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