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08

以高素质教师队伍强力支撑优质均衡 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王 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今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特别强调了“强化教师关键作用”。

  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切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工程,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简称《意见》)特别强调“强化教师关键作用”,从面向2035年适应教育强国需要以及支撑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总体水平步入世界前列的高度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要求。
  《意见》结合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以及优质均衡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配齐配足教师数量、提升教师队伍质量、促进师资均衡配置三大重点任务,从编制配备、培养培训、统筹调配、激励机制、经费保障等方面,系统设计了一套实事求是、任务明确、重点突出的工作思路,是以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支撑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的“硬招实招”。
  一是注入了配齐配足教师数量的“助推剂”。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必须有充足的师资力量。按照现行编制标准,我国义务教育教师数量虽然总体上能够基本满足需要,但学龄人口由乡村流向城镇的基本趋势导致县城受教育人口快速增加,县城学校教师数量刚性需求增加。还有部分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难以配齐各科教师,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思政课、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等师资配备亟待加强。《意见》要求,确保以县为单位实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依据国家课程方案配齐配足教师。教育、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要协同联动,加强人资调配能力建设与压实教师队伍管理职责并行。严格执行教师编制管理政策,科学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在准确核定实际教师编制需求的基础上,推进教师队伍按需聘用、分类管理、动态调配,最大程度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提高师资使用效率与效益。
  二是勾勒了提升教师队伍质量的“路线图”。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意见》强调要“显著扩大优秀骨干教师总量”。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有没有老师”转变为“有没有好老师”。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协同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显著提升优质师资的供给能力。《意见》从师范生培养、新教师见习制度、教师培训三个方面,科学设计了整体提升教师队伍质量的方法和路径。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新要求,做强师范教育,优化师范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引导师范生提升师德素养、厚植教育情怀、打牢从教基础;聚焦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加大“国培计划”实施力度,实现培训范围全员化、培训资源多元化、培训内容精准化,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效能;《意见》针对新教师培养特别提出积极探索建立新招聘教师在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见习培养制度,这既是对新教师培养的制度创新,也是对师范生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一体化发展的推进。
  三是献出了促进师资均衡配置的“锦囊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于抬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底部”,保障民族地区、边远农村、薄弱学校和教育处境不利家庭的教育利益,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平等的向上发展机会。《意见》从加快校际均衡发展与城乡、民族地区以及各群体之间教育均衡发展四个方面,着重突出了师资均衡化配置,在师资分配上体现了倾斜弱者的导向。强调“实施校长教师有序交流轮岗行动计划”,加快缩小校际办学质量差距,要充分发挥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功能、完善校长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激励机制,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薄弱学校流动,补齐乡村学校师资队伍的短板。通过特岗计划、优师计划、组团支援等一系列制度设计,引导和支持优秀教师到民族地区学校帮扶任教。同时,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专业发展方面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乡村学校教师的倾斜力度,确保教师能够安心从教。还明确规定“发达地区不得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从政策上阻止了与均衡化相违背的师资流动。
  《意见》的出台为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作出了系统谋划,落地见效还需要各地各校结合实际情况细致规划、积极推动,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充分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教师队伍建设在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中发挥的是基础性、关键性作用,优质的关键是优师、均衡的关键是师资均衡。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性工程,需要各地各校以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为起点,用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方式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切忌急功近利。坚持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准确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切实做好“惠师”“强师”“严师”“尊师”的系统工作。充分发挥高素质教师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支撑作用,实施科学的教师评价与督导制度,为教师成为“大国良师”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二是制订细化的师资均衡行动实施方案。《意见》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的基本方向,坚持优先保障、坚持政府主责、坚持补齐短板、坚持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以及2027年和2035年应达成的发展目标,都蕴含着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和高要求,指引着教师队伍建设的前进方向。为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意见》更是从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多个方面为师资的均衡配置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各地各校贯彻落实《意见》应建立在深刻领会其价值导向、科学解读其深层含义的基础之上,结合本地本校现实情况细化理解《意见》内容,制定明确的时间表、施工图,分解出教师队伍建设优质均衡的考核指标,探索更符合各地实际、更具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各项政策措施实施作出细致指引。
  三是凝聚攻坚克难的实践力量。当前我国正朝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方向稳步前行,但前进道路上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弱项需要补齐。各地各校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统一思想、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将国家提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均衡配置目标转化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学校的具体工作任务。建立强师工作专项行动小组,摸清本地教师队伍实际状况与现实问题,为破解教师资源优质均衡难题打好基础;积极组织开展督导评估,出台教师队伍建设考核办法,建设教师队伍质量监测预警平台,以科学数据为依据严格把控教师队伍规划布局和配给底线;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加大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投入力度,保障教师薪酬待遇,确保惠师政策落到实处,扩大乐教善教优秀教师的数量;做好政策行动舆论宣传,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支持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风尚,让优质均衡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行动。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部长、教授)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