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合
14

职称评审要立好新标

杨通讴

  在过去的职称评审中,被人诟病最多的是“弟子三千,不如论文一篇”等现象。因此,当开始推行“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时,社会好评如潮。在大力落实“破五唯”的今天,职称评审现状如何?据我调查了解,结果不是太乐观,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一些地方将原来的过分强调“论文”变成了过分强调“课题”。过去强调“论文”,确实有可能让一些深受学生欢迎、颇有教学实绩、但无论文发表的教师与职称评审无缘。但这并不是论文本身的问题,其实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对教育事业、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治理好弄虚作假、买卖论文等乱象,“论文”与“课题”对教育事业的引领、推动作用别无二致。
  现在过分强调“课题”,与过去过分强调“论文”有何不同?换汤不换药而已。“论文”的所有漏洞、毛病,“课题”一样也没规避掉。仅举一例,不同等级的“课题”需要从校到县、市、省逐级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实用性等诸多环节的评选,评选的链条越长、环节越多,人工干预的机会也就越多。
  二是将原来特别强调教师“辅导”变成了特别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竞赛”。强调成果的权威性、科学性、规范性,规避社会上一些牟利机构滥发奖证确是好事,但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排他性,造成了实际操作中的一些乱象。如不少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生作文竞赛都要交参赛费,如此评选出来的作文,其含金量与教师平时指导学生写作并发表在权威报刊的文章比起来,水准质量大多不可同日而语,但就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约束,让教师的教学指导实绩化为了乌有,指导学生写作发表的多篇好文章在评职称时不被认可而派不上用场。
  因此,我不禁要问,教师的辅导能力为什么非要靠竞赛来体现?为什么不在鉴定教师辅导成果的真伪上多下些真功夫。
  三是学术专著良莠不齐。参评正高职称要求有学术专著本来无可厚非,但一些教师出书并非有多大学术造诣,本质上是在拼钱,通过购买书号将拼凑成册的文章结集出版。因此,教师出版专著亟须有关部门把好质量关,同时对真正有学术价值的图书,应帮助教师解决出版难题。
  四是“教学业绩”结构性不公。“教学业绩”大多以教师任教班级的学科成绩为重要依据,而由于不同学校在生源等方面存在差距,造成了教师之间劳动成果的巨大差异。如省级、市级示范校与县级薄弱学校生源质量有天壤之别,正高职称评审时以省为单位,只看参评人的教学数据指标,并不管你来自什么学校、教什么学生。
  因此,我认为职称评审“破五唯”后,更要大力研究如何“立新标”,需要相关部门大力“深入田间、问政于野,即知即改、重访观效”。如此,才能将相关政策措施细化、落地,才能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审机制。
  (作者单位:贵州省印江县第一中学)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