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赶年集
夏县博大学校 彭建国
俗话说: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货办。伴随着年关的临近,城乡年集就热闹起来了,年货大战也悄然拉开帷幕。超市挂上喜庆的大红灯笼,张灯结彩的“中国红”搭配上“龙年财神到,福星来贺岁”等背景音乐,营造出浓浓的过年氛围,点燃了人们采购年货的消费热情。此时此刻,勾起我前些年在老家赶年集的美好回忆。
我家居住在峨嵋岭下、涑水河畔的付家庄村,距水头镇不足五华里。水头镇是夏县历史悠久的古镇,同蒲铁路、三级公路、大运公路,高速公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车水马龙,商铺林立,非常繁华,俗称夏县的“小上海”。
20世纪80—90年代,乡村集市是一道繁华的风景。一年中无论农忙农闲,集市上的四时之景总是车来人往,熙熙攘攘。而到了腊月里特别是过了腊八之后,商贾云集,交易的货物变得尤其丰富,吃的、用的、穿的、耍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时候去集市尽情采购,乡亲们通称“办年货”。
记忆中,村子里去镇上赶年集的人很多,老头老太太,大姑娘小媳妇,就连不满周岁的孩子也被母亲抱在怀里,男女老少成群结队,谈笑着向水头镇步行出发。偶尔有刚结婚的小伙子,骑着崭新的自行车载着新媳妇,一串清脆的车铃声响过,让我们这些步行的人羡慕不已。可能是大家的心情都很兴奋的缘故,大人小孩走起路来都不觉得累。
集市上人挨人、人挤人,成了人的海洋,远远望去,只看见花花绿绿的买卖摊铺中间是望不到头的晃动人头,每走一步都十分困难,有时你根本就不用迈步,被别人挤得双脚离地就毫不费力地朝前移。
集市上大多数摊位都是露天的地摊儿,有讲究的撑个太阳伞。这边,有糖果、糕点、瓜子、花生、核桃等零食;那边,有各种款式的衣服、鞋子、棉布等;再往前走,街道边摆满了锅碗瓢盆、笊篱勺子等厨房用品。“备新碗箸过新年”,即使家中不缺碗箸,新年里也要购买一套新的,新的一年从新碗箸开始更新。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但各种年画、门神、剪纸等已经开卖;卖肉的摊位上,猪肉堆得像小山似的,刚挂起的猪头还在滴血;推着小平车来卖白菜、萝卜、菠菜、莲菜的近处村民在不断汇集……十里八乡前来赶集的人流把宽敞的街道挤得满满当当,水泄不通,无论是商铺还是摊点,到处人头攒动。一家人若不小心走散,一时半会儿真是很难找见。
孩子们赶年集时最喜爱的就是烟花爆竹了。那时候年集上卖的鞭炮大多是小作坊生产的,用细绳捆成一捆。每一个卖爆竹的摊位前都挤满了灰头土脸的乡下孩子,有的家长不舍得买这些既危险又花钱的东西,于是孩子们拿出了一哭二闹的看家本领,最终以孩子们的胜利而告终,买上些甩炮、烟花等,就心满意足了。
而大人有自己的想法,孩子买的烟花、甩炮等虽然好看好玩,但响声却没有土鞭炮大,后来有了湖南浏阳制作的鞭炮,就更响亮更安全了。初一起五更时要的就是惊天动地、不绝于耳的响声。鞭炮越响,动静越大,年才越喜庆、越热闹,往后的日子才越红火。
卖春联和年画的摊子是最有人气的地方。大人们说,买张年画贴在屋里,一来图个喜庆,二来这才是一年来真正的落头,可以陪伴人一整年。那些年画摊主在路边的树上扯上一根长绳,把各式各样的对联用夹子固定在绳子上,成为年集上最亮丽的风景。大红的纸黑色的字、金色的印刷体,买几副春联回去贴在家里,既喜庆,又好看。
赶年集的人们面带笑容,热热闹闹,办年货忙忙碌碌,来来往往。乡村腊月的年集,往往是太阳落山人群才渐渐散去,大家手里提的、肩上扛的、身上背的、车上装的,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川流不息,将集市上精心挑选的年货带回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意。悠久的传统年俗,淳朴的民间乡风,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氤氲在乡亲们的心中,绽放出朵朵幸福温馨的花儿。
看着闹哄哄的腊月景象,心里不由感慨: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的节日能像我们中国的春节这般隆重热烈啊!十几亿人花近一个月的时间为这个节日做准备,为这个节日不惜花光一年的积蓄,为这个节日千里万里地往家奔波!
在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商品齐全的今天,大家不再注重积攒年货了,但作为物质交流重要载体的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带着祥和喜气,传承着一代代人的幸福安康,终将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心中梦绕魂牵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