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
12

小城榆次

榆次一中2203班 闫益菖

 

倘若你愿在地图上细心找寻,便会发现,三晋大地上,有一座算不得出名的小县城。这片土地上的人真切而善良,勤恳而诚实。这座小城,一方美丽的小山河便是我深爱的家乡——榆次。
  提到山西的城市,大家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煤,的确,榆次也有煤。但榆次可不止于这一刻版印象,这里的文化十分值得考究,例如,榆次的建筑。
  榆次的传统房屋设计十分讲究。想要研究研究它们,你须去郊外的村子里看看。榆次人家的大门都修得很气派,这叫“门脸”。在这里,你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门当”和“户对”。对开大门被岁月刻上了历经沧桑的痕迹,上面尉迟恭和秦琼一对门神栩栩如生。他们手握兵器,不怒自威,双目紧紧盯着门前的一草一木,镇守着一家人的平安,也坚守着上下五千载的历史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伴着咯吱吱的响声,推开大门,踏入门槛,映入眼帘通常会是一个大大的照壁,照壁正中的“福”硕大饱满,金字生辉。你会发觉这里没有像人们熟知的常家庄园的大气恢弘,却充盈着寻常百姓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你看,白须老人爱抚襁褓小儿,夫妻间的恩恩爱爱,洋溢出普通人家的朴实与温馨。进入院子后,你又会惊奇地发现:不管这户人家有多少房子,你都能一眼就清楚地数出来,连房后的墙都逃不过你的眼睛。你若想要知道原因,得问问村里老人。一排排之所以能尽收你眼底,是因为后面的房子总要比前一排房子高一点,围墙要比最后一排房子多出两三块砖头。这样独特的设计寓意了一节比一节高,生活蒸蒸日上。就算是你用现代的眼光看,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每一座房子的采光,可见劳动人民的智慧放在现代房屋设计中也毫不逊色。踏进榆次人家的小院里,你总会发现院中矗立着那么一株两株枣树,从那被时光划满刀痕的树皮不难看出,它们已经不知道历经了多少个寒来暑往。就我而言,每年国庆前后都要回村子里,拿很长的竹竿,敲打老院里的枣树。收罗一大箱红枣,忙碌而快活着,在我们孩子眼里,这个时候是大人唯一一次允许我们上房顶的机会,随时随地都能捡起新鲜可口的枣子往嘴里塞。不仅是这样,打完枣后,亲朋之间,邻里之间,还要抱着一大箱枣挨家挨户地登门送上,榆次人家总是这样毫不吝啬地相互分享好东西,直率地表达自己的热情。
  榆次的饮食,也正如榆次人的性格一般节俭,真切。
  榆次当地有句俗话叫:榆次三件宝——元宵、灌肠、豆腐脑。偶然看见网上有人发帖求助说:“榆次的老豆腐是什么?”看过后不禁令我这个榆次本地人扑哧一笑。其实,这榆次人人皆知的“老豆腐”,官方一点讲就是“榆次豆腐脑”,但到了榆次可没人和你说豆腐脑,都叫老豆腐。简单一点讲,老豆腐就是一勺豆腐脑浇一勺炖好的卤,再调些韭菜花,辣椒,就成了。这种特色美食春夏秋冬吃了都舒服,是榆次人早晚餐的常客。当天刚刚破晓,你坐在那弥漫着卤香气息的老豆腐摊上,用不了10块钱,一大碗老豆腐,两根炸油条便能摆在你面前,老豆腐入口后,又嫩又滑。热气腾腾的一碗下肚,额头不免冒出些汗,浑身比穿了棉大衣还暖和。有意思的是,一方小小的摊位,像是榆次民风的浓缩,耳边总是萦绕着那铿锵有力,也不缺乏温和的榆次方言,即使是素不相识,也能相互唠起家常。若是运气不好,忘记带钱,店家会给你回家取得一份暖心的信任,毕竟可能他开摊几十年来都没遇过故意吃霸王餐的,甚至干脆付之一笑,不要了。所以在这片土地上,你总有一份安心。此外还有桃花面,铜火锅等美食,它们都一同构成了专属于榆次人真切的记忆。
  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爱憎分明,好客重礼,勤俭惜物,善良无私,谦虚谨慎,广纳四方,我热爱这片土地——榆次!指导教师:张 璨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