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新”强教 育“新”夯基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晋城市城区实践 王天晓
紧跟指引、奋楫笃行。晋城市城区区委、区政府坚定站在“为千秋基业‘夯基’”的高度,把建设区域优质教育中心作为重大发展战略,倾力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交出了一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内外兼修,厚植兴学强教新生态
近年来,晋城市高标准建成8所小学、幼儿园,回购和普惠性改造4所民办幼儿园,新增4000多个学位。而今年该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投资4.7亿元,实施21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改造,新增学位1.3万个,全力保障全区所有适龄儿童就近“有学上”“上好学”。
扩优提质的不仅仅只有硬件环境。为了真正做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该区大力扩充优质师资力量,累计新聘教师500多名,且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在此基础上,持续打出“集团化办学、共同体办学、教师跨校竞聘、轮岗交流”等组合拳,而其中的“校长(园长)公开选拔机制”,无疑是最有力的一招。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组织区域外教育专家组,以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评价遴选。再经考察、评议、公示等严密程序,最终确定纳入后备库、适时任用。该区三年两批选拔出78名后备校长(园长)、副校长(副园长),一个个懂教育、爱教育、有担当、有能力的优秀人才陆续走上岗位,逐渐发挥出积极效能。
精深研改,开创高质教学新局面
在校时教得好、学得足,放学后作业精、有质量。持续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晋城市城区大力推动实施“教研提质”和“作业优化”工程,积极引导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因地制宜、创新探索,蹚出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新路径。
“一校一策”“一校一案”,晋城市城区各校创新探索、风起云涌。在此基础上,通过龙头引领带动,加强共研共享共进,不断打开全区高质教学新局面。城区教科局局长王孟告诉记者,仅去年全区就完成32项省级课题“子课题”线下结题及结题鉴定工作;15个申报省“十四五”规划课题“新时代中小学高质量课后服务实践路径研究”子课题成功立项,位列全市第一。创新推动家校融合共育,全区课后服务全覆盖。就在上个月,晋城市城区被确认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
更为可喜的是,今年1月,该区与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签订《共建“教育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协议,打造区域优质教育中心“新样板”。
全面育人,培养多元成长新栋梁
古矿小学升旗仪式上,一抹抹“迷彩绿”英姿飒爽,一位位少年眼睛里透着精气神。大课间,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凤鸣小学的绿茵场上,到处是伴着足球律动腾跃的身影。西城小学亲子读书活动,全区中小学生每周学背一首古诗词,孩子们现在几十首古诗词信手拈来。
强化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近三年,全区23所学校被评为省、市文明校园,43名学生被评为省、市“新时代好少年”。深化以体育人、体教融合。保障每个孩子掌握1至2项运动特长技能,构建以“栋梁杯”为代表的校园体育竞赛体系,带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聚力以文化人、厚植底蕴。开展各具特色的“一校一花一品”、全区诗词大会等丰富活动,让每个孩子在“诗意”“书香”中存志尚美、启智润心。用心呵护健康、守望成长。全面实施“放心午餐”工程,做实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既是国之根本、千秋大计,也是最大的民生、民心工程。”晋城市委常委、城区区委书记孙世新说,“我们一定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求,坚定不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强国建设夯实根基。领风气之先,树民族之魂,全力培养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据《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