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8

如何评价,促进创新素养培育

韩世文 崔斌斌

  随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热议话题,“创新素养”也成为教育热词。作为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与集中表现,如何认识创新素养?在基础教育中怎样更好地培育?中小学应该建设怎样的评价机制才能将创新素养培育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怎样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能有力推动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本期特别邀请教育部“双名计划”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及其导师代表,共同就此话题进行研讨。
  于维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工作与研究部主任
  胡淑云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双名计划”名校长培养计划北京教育学院基地执行主任
  李希贵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
  刘雪松  陕西省神木市第十一中学校长
  庄惠芬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校长
  王洪珍  山东省诸城市府前街小学校长
  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索欲——从思维到实践培育创新素养
  记 者: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就是创新素养。对于基础教育办学者来说,创新素养从理念到实践需要从“想到”到“做到”的诸多突破。那么,创新素养在中小学是怎样的模样?
  于维涛:基础教育阶段应围绕“创新精神、学术潜质、综合能力和个性禀赋”四个方面,为学生应对复杂多变的不确定性未来、发展创新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胡淑云:在学校教育话语系统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指向天赋异禀、创新能力超常的学生,而创新素养则指向全体学生。对于更多“平常”之人而言,不断追求更好的意识、行动和习惯,就是创新素养。其培育就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每个学生面对学习任务不断探索问题的“新解”“优解”的自觉意识、行动力和习惯。加强对创新素养的解析,提高对创新素养培育的认识,可以使中小学生在创新素养的培育中更为自觉。
  李希贵:中小学是为培养创新人才打基础的,不要希望从中小学校门马上就会走出一批创新人才。那些长期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学的,就是在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基。创新素养的样子就是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孜孜以求的样子,好奇心得到保护,追根究底的探索欲望仍然存在,独立思考,不盲目迷信书本、权威、现成答案的批判性思维,解决现实生活中不良结构问题的能力……
  庄惠芬: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长程链”,中小学创新素养的培育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不同的学段在这个体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中小学阶段创新素养的培养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每个儿童的潜力与创新兴趣,发现每个儿童伟大的“可能”;中小学阶段的创新素养有奠基性,指向日常的创意、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实践,而非创新成就。
  王洪珍:创新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学生应该具有新奇而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异想天开,敢于想别人所不敢想;要有灵敏而广泛的感受力,乐于从不可能处寻找线索,发现不寻常的联系;还要有大胆而细致的实践力,有兴趣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想法变成探索、实践的行动,并能接受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发现天生不同,成就与众不同——在统一与选择中求解育人之道
  记 者:创新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如何?
  李希贵:创新素养当然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部分,而且处于重要的地位,但是如果没有对其他相关素养的关注,创新素养也无法培育。
  王洪珍:创新素养作为未来人才的关键能力,被很多国际组织和国家列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用以指导课程和教学改革。在我国,创新素养既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点,也是中小学各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作为一种素养被单独提出,也作为其他素养的核心要素被涉及。没有创新素养的核心素养是不完整的,那样的人将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刘雪松:核心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术和人生基础。而创新素养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以激发他们在各个领域的创新潜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 者:创新素养的培育不仅能提升孩子的学业成绩,也能让孩子发展成有创新精神的问题解决者,能适应不同环境的终身学习者,成为未来最需要的人才。那么,学校如何才能将创新素养培育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呢?
  于维涛:创新人才是从非创新人才中转化而来的。当前中小学创新素养培养仍存在学段衔接、体系健全、学科融合、环节配套、家校协同之困。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抱负与艰苦创业相统一,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祖国相统一,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统一,扎根中国与融通世界相统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统一,知识融会贯通,善于抓住事物本质,能够前瞻未来。
  庄惠芬:创新素养的培养需要基于环境、课程、教学、活动等要素整体育人,通过全场域的价值认同、全景式的创想实践空间、结构性的儿童创想课程、朋辈化的四季创想生活、共生性的创想文化机制等整体性育人路径,以及富于创想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发展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达到培养创新素养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王洪珍:中小学应该把创新素养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成为教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围绕创新素养明确育人目标,加强师资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完善综合评价,整体构建育人体系。我们分文学创新、艺术创新、科技创新三大板块设计课程,并指导教师将创新素养融入学科教学,持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想象、创新设计、创新实践、创新习惯等。
  激发优于选拔,唤醒优于甄别——从发现到支持改善成长生态
  记 者:教育评价旨在真实反映并促进儿童的学习与成长,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么,学生的创新素养能评价出来吗?
  于维涛:创新素养培养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日日精进、久久为功的过程。因此,创新素养评价需要与师生的态度、行为如影随形,评在真处,评出真果。
  胡淑云: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重要手段,面对创新人才培养、教学评一体化等新要求,学生的创新素养评价无疑是个“新大难”。破解该难题的关键就是标准难定。难在哪儿呢?从未认真琢磨或留意创新素养“应有的模样”、无据可依,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校长培训中我总强调要对“似乎”耳熟能详、不言而喻的“日常”用词进行概念界定,要提高概念的解释能力,要对所为之事“是什么”做到心知肚明。我认为这也是破解评价难的一个突破口。
  王洪珍:要精准评价学生的创新素养确实有难度,可以将学生的创新素养转化为一个日常的过程性评价,我们学校的创新素养包括了意识、想象、思维、创意、实践、展示等多方面,评价项目包括创新课程学习、学科创新素养学习、创新活动、创新成果等。
  庄惠芬:任何素养并非通过评价而获得,但教育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杠杆,因此在学校育人实践中,可以在不同年级设计出相应的中小学生创新素养表现的观测点,成为中小学教师在育人实践中的导向,以此来改变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支持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
  记 者:在中小学实践中,怎样的评价可以促进创新素养发展?
  于维涛:评价的本质是激发创意与唤醒潜能。创新素养评价的价值追求,应当坚持育人优于育分、催化优于计量、激发优于选拔、唤醒优于甄别的原则,立意“高”、标准“多”、过程“长”、方法“活”、结论“真”。不宜简单化、机械化、教条化、割裂化。
  庄惠芬:确立“尊重差异,支持发展”的评价观。采用发展性评价,对学生创新素养的评价从“评判”到“发现”,从“干预”到“支持”,运用发展的观念和动态方法评价学生创新素养;采用表现性评价,注重在真实情境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中评价学生创新素养;采用个性化评价,通过创新素养评价手册、个性化成长档案等工具激发学生的不同潜能,采取个别化的评价。以此作为不断调整教育行为以及优化课程的依据,优化改进育人实践,满足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需要。
  刘雪松:评价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创新思考、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实践探索精神;评价应采用多元化方式,我校将中学生创新素养分为课堂学习、自主管理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并具体细化为阅读与表达等12个基本要点,除了传统的笔试外,还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日常表现、任务表现、社团表现等评价学生的创新素养;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创新潜能。
  李希贵:评价具有高利害性,使用时必须慎之又慎。我们不建议直接评价学生的创新素养,甚至我们认为,即使今天搞一套指标体系评价出来的创新人才,未来不见得就能如愿。所以,我们建议通过评价学校的教育生态来实现这样的目的。如学校课程的丰富性、多样性、选择性,给学生自主安排的时间、空间,资源被学生自主使用的情况等。有了这样的学校教育生态,创新人才的涌现指日可待。
  搭建评价梯,构建培养链——在协同与进阶中培育未来之才
  记 者:无论教育性评价还是选拔性评价,均应注重素养评价。那么,创新素养的评价在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大学阶段有何不同?
  于维涛:幼儿阶段评价以创新素养的亲切感为重点,培养孩子对创新素养的感情;小学阶段评价以提高学生创新素养的感受力为重点,了解创新素养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评价以增强学生对创新素养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创新素养的认同度;高中阶段评价以增强学生对创新素养的理性认识为重点,提升学生对创新素养发展的自信心;大学阶段评价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为重点,提升创新素养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李希贵: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如果我们仅仅盯着学校,以为创新人才培养都是学校教育的问题,那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侧面,其实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体系、学校治理体系、评价考试制度、人才选拔方式等需要协同发力。如果我们仅仅把精力放在学校这个链条上,估计不会产生什么效果。
  庄惠芬:创新素养的培育需要把握一个“链”字,一方面把握好人才培养的延续链,创新素养的评价应考虑不同学段的阶段特点,中小学的创新人才培养定位于日常创意、创新思维、创新素养而非直接指向创造性成就,同时要考虑大中小学的贯通性;另一方面还需要把握好校家社的场域链,创新素养的评价需要有不同场域的联通支持,共享空间,交换资源,集聚社群,联合创新,激活兴趣与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产生好奇、想象和创造,逐步走向创新素养的习得。
  记 者:今天的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才,为了让学生有应对未来挑战的素养,让更多创新人才涌现,您认为当前学校教育评价应该如何改革?
  于维涛:教育评价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建立健全支持教学改进和引领创新素养发展的评价制度,结合学生个性特点,综合运用多主体、多层次、多步骤、多过程、多方法和多强度进行评价。重点突出对学校不以升学率评价,对教师不以排名评价,对学生不以成绩评价,对用人单位不以“学历出身”评价。
  庄惠芬:把握立德树人之内核,基于一所学校的育人目标,系统设计整体育人的评价框架,建构有机的进阶式评价系统;通过不同年段不同方式的创意行动,探索“低年段无级差评价”“中年段适应性评价”“高年段表现性评价”进阶评价实践,依托智能平台、结果运用、评价机制等多元素联动支持进阶成长,形成面向全体的“儿童创想家”完整成长的整体性评价路径。(据《中国教育报》)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