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语言文字的表达功效
平陆中学 赵金红
文字的魅力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丰富的色彩、动听的声音、若有若无的气息、酸甜苦辣的味道、百转千回的情感,因为文字,人们可以更轻松表情达意,流传千古。本文将探讨善用文字的表达功效,让今人了解前人的生活,后人了解今人的思想,用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让人们在语言的氛围中体验情感和思考。
唐宋诗词中的色彩令人神往。“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春天景色的清新和生机盎然,通过文字的传达,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色彩的美丽和神韵。“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红。”青翠碧绿的荷叶铺展开去,无边无际,与天相接,鲜艳娇红的荷花与阳光交相辉映。“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白呀、黄呀、金黄呀、雪白呀,都是夏季的色彩,带着夏天的味道。因此,文字不仅传递了信息,交流了思想,表达了感情,还开启了想象力,让人们产生各种联想和想象,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文字的色彩美,既是艺术的体现,也是情感与意境的完美表达。比如绿色,则常常被用来表现自然、生机和希望。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碧”和“绿”象征着无边的自然和生命的活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美好。黄色,在古诗词中多用来描绘秋天的景象,“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凋零的黄花带着浓浓的秋意,渲染出深沉而忧郁的氛围,暗含了生命的轮回和更迭。蓝色,则常常被用来描绘天空、海洋等广阔无垠的景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意境开阔,载着诗人的诗情,遨游到了云霄。不仅仅有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和色彩相比,声音更难保存,更难描摹,没有文字,声音转瞬即逝,所以描写声音的文字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最典型的莫过于《老残游记》中的一段话: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由此可见,文字不仅可以保存声音,还可以美化声音,声音无影无踪,难以描摹,但文字可以用各种方法锁定声音,比如作者不写声音,却写听众的感受,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从五脏六腑到每一个毛孔,浑身都感到“伏贴”“畅快”“像熨斗熨过”和“像吃人参果”,用这样的“感觉挪移”,看不见的声音一下子有了真切的感受。
同时,内心的感觉用文字也可以映射出不同的美。喜怒哀乐,每一种情感都渴望分享,文字挺身而出,包揽下来。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叛乱已平,捷报突然来临,杜甫忽闻捷报,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这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巨大洪流,一起涌上心头。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涕泪满衣裳!看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笑逐颜开,喜气洋洋,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放声高唱起来,还要借酒来表达满心的欢乐。这喜极而泣、心旷神怡、喜悦豪迈的心和奔放的感情,在文字间喷薄而出,痛快淋漓!
文字可以记录历史和文化,文字可以改变世界,很多伟大的想法、创新和改革都是通过文字的表达和传播开始的,它呈现出无限的魅力,可以帮助我们探索知识,计划未来,记录历史,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