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偏关县陈家营联合学校 王 莉
阅读是语文的灵魂,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教学的过程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必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获取大量知识,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适应当今信息化、全方位开放社会发展的需要。课内阅读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阅读活动,通常是在课堂内进行的。而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的独立行为,是学生自主培养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在学生课内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阅读十分重要。目前在农村中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的影响,学生的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一、加强课外阅读,提升理解能力
阅读对理解文本内涵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早已明确地指出了阅读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是注重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再由老师进行详细地分析讲解。特别是实行新课改以来,我们更是大量设置问题,留下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己分析、探讨,美其名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殊不知,我们忽略了理解文章的重要前提——阅读文本。实际上,不少学生在仅有的几分钟之内对文本内容的了解只能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更有学生连最基本的文字障碍都没来得及扫清。这种情况下谈什么自主探究呢?众所周知,学习语文重在实践、训练。而“读”又是最基本的实践和最有效的训练,直接决定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没有以扎实认真的阅读训练为前提,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是毫无头绪,要他们怎样去思考、探讨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充分的阅读就无法通晓文章的字面含义,领略文章的丰富感染力,领悟文章的深刻内涵。我们应该首先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整体意思,咀嚼、消化文字语言,吸收、储备语言营养,从而为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内容,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更透彻地体味文本意蕴做准备。
课内阅读不仅受课堂时间的限制,也受教材内容的限制,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阅读能力的需要,而且,教材不可能经常更换,最新的文章也就不可能随时采纳进来,只有扩大学生的阅读领域,他们的阅读能力才能适应各种各样的阅读环境和需要,加强课外阅读恰好能弥补课内阅读内容存在的这一片面性和不及时性的缺点。
而且,每部作品都有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自然学会比较,从读典范作品中养成鉴赏的眼光,学生只有读得多,想得多,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对语言的运用的能力才会有所提高。学生掌握阅读这种基本的技能,理解,积累知识,就可以逐步认识世界、认识真理,明晰人生,把握生活的内涵,从而提高认识和鉴别人类文化的能力,并在对自身更深刻和丰富的认识中,激发人生潜力。这样阅读便具有了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基本功能和价值
二、加强课外阅读,提升写作水平
写作能力水平的高低和平时的词汇积累是密切相关的,没有词汇积累是无法写出优秀、引人入胜的文章的。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写作帮助很大,文章写得好的同学恐怕多半得力于课外阅读。”我们的学生普遍怕学语文,更怕写作文。每次写作训练,总是叫苦连天,不知如何下笔。有的好不容易动笔了,但写到中途就江郎才尽,再也写不下去;有的总算把文章凑成了,可是文思不畅,句子错漏百出、词不达意。这正是因为学生平时读得少,积累得更少,临场也就只能慨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了。这时候,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向学生指出、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好文章需要足够的知识积淀,而厚实的知识积淀需要大量的、持之以恒的阅读;认识到只有广泛地涉猎、不断地积累,写作时才能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下笔成章;认识到读得多,才能从别人那得到借鉴,把别人的优美的词、句引入自己的文章中,使自己的文章生色;才能在熏陶感染的过程中慢慢地提高自己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使文章给人愉悦,给人享受。
三、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朱自清说:“朗读对于说话也有帮助。”我们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过不了关,皆因平时疏于阅读,懒于阅读。平时积累得少,到了表达个人意见、抒发自身见解时,自然是心中有千般想法而拙于言辞,谈不上流畅,更谈不上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了。我们羡慕演讲台上演讲者的出色表现,盼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凭借自己的口才赢得别人的赞誉。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一个演讲者要取得成功,肯定离不开平时大量的阅读训练、积累。只有读多了,口头表达能力才会提高。“读”是学习语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认认真真地读,本身就是一种扎扎实实地学习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的好途径。任何一个人,要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准确、流畅地说出来,离不开多说,更离不开多读。因此,唯有多读,才能增加词汇量,以免词不达意;唯有多读,才能美化语言,以免“出口成脏”;唯有多读,才能在不同的场合、语境中处理好正确的语调,以免贻笑大方。
四、加强课外阅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少年和青年时期没有受到书籍中正面人物的鼓舞,如果他们不为书中描写的英雄人物的行为所感染,进一步考虑自己,那么就还不曾受到真正的教育。小学生年龄尚小,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形成,他们极容易受一些糟粕思想的侵蚀,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课外阅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们提升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向上的价值观。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这个时期多读一些积极向上的名著名篇,会使学生们了解书中的一些主人公,在读书的过程中,他们会下意识地把自己的行为和主人公做对比,无形中就树立了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加强课外阅读,开发学生的智力
爱因斯坦说过, “我这一生只用了我30%的智力。”可见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阅读能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有利于智力的开发,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阅读也会给人以启迪,陶冶性情,培养品德,发展个性,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其热爱祖国,造福人类。像文学作品的阅读,就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发挥认识、教育以及智能训练的作用。
六、加强课外阅读,促进学生的兴趣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语文教学中,课堂学习首先需要对文章所描述的事件或人物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加强课外阅读也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促进和强化的作用;有些文章到最后使学生感觉到意犹未尽,或是有的学生很感兴趣,想对文章中的人物或事件做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时,课外阅读也就起到了对课内阅读的继续和延伸的作用。课堂学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入选语文教材的任何一篇课文都是非常优秀的,需要经过反复、多次地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和融会贯通。
七、加强课外阅读,促进学生的情操
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而加强课外书籍的阅读在这方面就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此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选择性地阅读一些高质量的课外书来适应他们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对他们的观念、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形成都极具帮助。因此,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思想文化素质,以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我们阅读一部好书,就是结交一位好友,那种心灵的碰撞,思想的交流,观点的认同,情感的融合,都有利于我们美德的养成。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 这表明一个人的学习是从阅读开始的。而且阅读应伴随我们一生,从阅读始,到阅读终。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放在阅读教学上,多让学生独立阅读,而且要多鼓励学生多去读课外读物。语文是解读人生、社会、生活、生命等问题的学科。它注重感悟学习和体验学习,即感悟、体验语文的文化内蕴和它所包含的文化精神,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建构、文化精神的内涵。在这一过程中,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阅读是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