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16

在基础教育阶段“引爆”学生的创造力

上海师范大学 张晓峰

创造力教育不能只是面向所谓的“英才”或“拔尖”学生,而应当面向每一名学生,激活每一名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既是思维品质,也是思维习惯,要使创新创造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
  创新驱动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创造力培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基础教育是为学生日后进一步求学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的教育。创造力不是进入大学本科、研究生阶段后才开始培养,而是从基础教育阶段就要培养。那么,创造力指向什么?创造力如何培养?
  创造力是认知思维也是人格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将创造形容为对观念进行“低买高卖”的“投资”活动,产生新颖的、有价值的想法,即创意。但创意往往还面临进一步的转化,包括创意经确证之后生成新的认知,转化为新的问题解决方案,或物化为新的产品(或作品)。创意的产生、确证和成果转化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新创造。个体在创新创造过程中所体现的能力,便是创造力。人们谈及创造力,首先或当然指向的便是思维,包括被视为创造力潜在来源的发散性思维和对发散性思维结果进行鉴别考证的批判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因而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视为创造力的两大要素。一些学校在推进创造力教育的过程中,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如好奇心、开放态度、冒险精神、探究精神、心理韧性等着手,取得不俗的效果。创造力具有“可教育性”,在中小学开展创造力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也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创造力并非少数天才特有的专长。匈牙利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引入了“大创造”和“小创造”的概念,前者指向对社会具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创造成就,往往集中于伟大科学家和艺术家身上;后者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以解决问题的新颖想法或创意,是人人皆有的小创造。美国心理学家考夫曼等人进一步提出,人的一生是持续不断地探索和接受新事物的过程。对于陌生世界的探索与好奇,驱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发现,形成个体不同层次创造力的突破。创造力并非为少数天才所特有,而是人人皆有的。创造力教育不能只是面向所谓的“英才”或“拔尖”学生,而应当面向每一名学生,激活每一名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既是思维品质,也是思维习惯,要使创新创造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
  “创新”并不必然与“拔尖”联系在一起。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是重大课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累积大量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确定性知识。基础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从中精挑细选的、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奠基作用的确定性知识。但当前的有些学校教育或学业评价体系,并不鼓励相异的或者具有不确定性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便会大大压缩,而这些恰恰是创造力教育所必需的。而那些不严格遵循既有标准或确定性答案的学生,通常也是具有较强创新性的学生,其学业成绩可能就不尽理想。这提醒我们,着眼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的方式和学业评价的标准亟须进行改变。
  创造力教育贯穿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创造力教育本身不像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那样有自己独特的领域内容知识。创造力教育可以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批判性认知等创造性思维和乐于探究、勇于尝试、接受新鲜事物的个性品质。为此,创造力教育的课堂应是开放包容的,激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容纳学生多元的兴趣和想法,包容学生的失败,给予学生支持、鼓励、信任、欣赏、尊重等。创造力教育的课堂应该是舒展愉悦的,既要打造整洁、明亮、温馨、舒适的物理环境,也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情感支持,营造安全、自由、民主的心理氛围。创造力教育的课堂应该是启思益智的,善于以驱动性问题和问题链激活学生的高阶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究。对中小学生而言,创新创造本质上是一种发现式学习,基础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课堂上的创造力教育应该是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体现为“有指导的发现式学习”和“有发现的接受式学习”。
  综合课程是创造力教育的适切载体。《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创造力培养不仅体现在日常的学科教学实践中,还可以通过综合课程进行。创造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创新创造往往需要个体调用多方面的知识,这与综合课程基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或议题,将不同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起来的特质相一致。这种以跨学科连接为特征的综合课程,使得学习者可以从多个维度对相关主题进行思维加工,进行多维度拆分和重组,从而突破单学科知识的视野局限和思维定式。综合课程提供了真实而复杂的情境,在创造力培养上具有特殊而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此外,创造力教育通常涉及创意的表达和创造性产品的制作生成,从而对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后者也正是综合课程所擅长培养的。以综合课程为载体的创造力教育,要为学生营造自由探索的环境氛围和空间场域,从知识的传授转变为真实问题的解决。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传统的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尤其是指向创造力培养的综合课程,还亟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加强基础教育创造力培养的实践探索,提升区域特色综合课程开发的品质。
  创新创造离不开领域知识作为基础。尽管创造力本身尤其是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具有广泛迁移性,因而离不开具体领域的知识作为基础。依据美国心理学家艾曼贝尔所提出的创造力成分理论,创造力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一是领域知识和技能,即某创造领域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创造技能,即有利于创造的认知风格、启发产生新观念的知识和有助于创造产生的工作风格;三是工作动机,即个体的工作态度以及对所从事工作的理解。在日常概念中,人们往往将创造力简单等同于创造性思维,或者再加上冒险尝试、批判质疑、包容不确定性等创造性人格,但领域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却容易被忽视。
  这提醒我们,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和较为系统的领域专业知识,是创新创造的必要前提。但也需要警惕另一个误区,即认为创新创造是成年人的事,而作为未成年人的中小学生只需要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创造力教育要从小抓起。(据《中国教育报》)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