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浑源县凯德世家小学 强喜明
俗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是一门用心来揣摩,用情来表达的声情并茂的艺术。朗读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仍有必要大力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现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朗读是训练语感最常见、有效的方式
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训练,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语言文字表述的情感,或欢喜,或忧伤,或悲壮等。如毛泽东所写《七律·长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从语气坚定放松到紧张艰难、轻松的语气变化。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感知“远征难”“只等闲”,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韵味。因此,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形象能力。
二、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余映潮先生有这么一段描述:“‘诵读’与‘体味’合二为一,不是单纯的诵读,而是将朗读与分析,朗读与体会结合起来,这样朗读就能在训练语感与训练语文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如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我们需要给足时间学生朗读,通过朗读,学生整体感知大意,理清课文中写了几幅画面,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在头脑中形成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从而体会作者对草原风光的赞美和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由此可见,朗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更贴近作者的感情,而且能提高想象、联想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朗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有助于学生把局面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使学生加深语言文字和课文内容的理解,逐步使口语规范化,发展语言,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大声地朗读他人作品是学习的过程,大声读自己的作品实质是修改完善的过程。疯狂朗读好处多。疯狂诵读的结果会使同学“出口成章”,它所积累的大量词汇、丰富多彩的语音表达对于我们的写作具有直接的模仿和借鉴作用。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还要教会他们朗读的方法。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的基本功。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学生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特级教师洪镇涛说过:“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语文新课标指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从读中悟情感,学真理。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课文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