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教育更应复归于儿童
周建忠
数智时代,我们的儿童教育似乎一直处于被动、焦虑的状态,从机器人、ChatGPT到人工智能,新技术快速发展,一方面给人势不可当之感,另一方面又让人如雾里看花,不知如何应对。技术革命的速度常常不可预测,徘徊观望之际,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之中。这方面,新闻媒体率先尝试,《洛杉矶时报》机器人写手Quakebot的地震报道被认为是智能技术快速生成新闻的典型案例;新华社的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也是智能技术用于自动化新闻生产领域的案例。至于数字出版、电子报刊更是成为不争的事实,人们正逐步适应新的阅读技术,印刷品与数字文本并存,共同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在这一背景下,教育也“下海”,但人工智能的便捷、快捷又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曾经苦苦坚守的“训练式教育”是否要延续?新技术引导下的教育与传统教育如何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教育的使命?
曾有人建议尽快更新设备,在学习、培训中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对此我有些不解,人工智能“一键生成”的能力已经达到自动化、普及化、标准化的水准,人们使用人工智能就像使用计算器、手机一样,不需要太多专业技术。不过在数智时代,儿童若想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并实现不断成长的目标,依然需要接受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教导,只是教师的素养、能力、工作重点需要做一些变通或调整。
一是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的新类型。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人们更关注儿童早熟趋势,对发育滞后、发育时间长度增加、幼态持续等情况关注不够,对脑科学的最新成果关注也不够。以幼态持续为例,这是一种个体发育中保留某些幼年时期的特征并使之延长到成年时期的现象,是大脑进化的有效机制。如果教育者能够充分认识并运用这一机制,或许可以找到让儿童保持探索欲望、学习兴趣的密码。
二是关注师生教学相长的新走向。由于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元、知识层次的提升及学科知识的融合,儿童的基本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可能超越教师。这种情况下,师生互动这种平等、双向的交流方式可以让教师获取一手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师应更加尊重儿童,虚心向儿童学习,在教学内容上由相对固定的知识传授升级为综合能力培养。
三是关注儿童生长发展的软实力。在儿童成长数据可量化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儿童发展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不同学段重点培养儿童的团队意识、创新思维、沟通交往等能力。
四是关注知识与技能融合的新方式。传统教育往往更注重时间、经验的积累,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累积性、偶然性,在新时代背景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功到自然成”的传统建构或许会发生改变与重组,更多体现渺然无痕、自然流淌、水乳交融等特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审时度势、应时而变。
总之,教育者要始终保持想象力、好奇心、创造力及开放、包容等品质,不断让自己复归于儿童——不是对“童年”这一单线时间的复归,而是对儿童生命最初始的心灵状态的复归,是对童年生命的不断提炼与跨越,更是对“童年精神”至高至深的哲学发现与阐释。(作者系南通大学原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