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论坛
10

沟通交流需综合施策

四川省邻水县第四小学 林正华

沟通是传递信息、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连接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心锁的密码,能起到凝聚共识、汇聚智慧、积聚人脉的功用,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与关键手段。作为学校管理者,如何实现有效沟通?
  在工作实践中,依据不同对象,我们需要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譬如书面汇报、口头陈述、耐心说服、虚心请教、真情咨询、分类研讨、主题论坛、正式会议、信息媒介等。对于某些工作,可能需要双向甚至多向沟通,综合施策。
  那么,有哪些沟通技巧呢?
  学会倾听。倾听是沟通的基础,集中表现在端庄自然的表情、亲切关注的眼神、适时巧妙的回应上。倾听之“器”在耳朵与眼睛,“术”在细节与重点,“道”在用心与倾情。
  把控情绪。有效沟通中,内容、情绪三七开。情绪主要靠形态、状态与心态来呈现。情绪到位,只言片语便能达成目的;情绪失控,千言万语“悻火”仍可燎原。尤其是与学校中层和一线教师沟通,更要降低姿态,把控情绪。
  换位思考。换位思考会让管理者真正走进教师内心,体察需求,体味感受,取得互信,升华情感,融洽氛围。我校改革会议形式、实施弹性上下班、成立教师艺术团等举措,就是想彰显同理共情、推己及人和以人为本的沟通理念。
  不吝赞美。就地取材,精准捕捉对方的言谈举止、精神气象及兴趣爱好等,予以真诚赞美。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学生及家长频频“鸿雁传书”,用写信的方式搭建起交流的桥梁。我发现几位教师对家校共育特别用心用情,但锤词炼句等细节还不太完美,于是赞誉有加、鼓励为主,再悉心交流指导。几个月下来,教师对“精于细微,成于细节”有了深刻体验和认识,冒出了几位校刊策划大师和编辑高手、赛课常胜将军和磨课专家。
  广纳贤言。校长要广开言路、从谏如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矛盾。我校常年设置意见箱,公开校长电话,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奖励优质提案,同时学校的重要文化景观命名(陶艺坊、阳光园、翰墨轩等)、每次重大活动的主题确定等,均面向全体师生征集遴选。
  高效反馈。校长要巧用正面反馈,慎用负面反馈。言之成理时、思想统一处、形成共识间,及时颔首赞许;反之,则在耐心倾听后委婉质疑、真情点拨,以此赢得信任、获得赞同。
  紧扣目标。倾听的态度、情绪的调节、有效的反馈、真诚的赞美及设身处地的共情等,都要与沟通目标任务高度契合。
  此外,沟通环境的营造、节奏的控制、问题的预设等,也是促成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
  多年前我在一所乡镇学校担任负责人时,适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验收阶段,但此时学校教室紧缺、周转房紧张,其中多是被租用或不合理占用,矛盾重重,亟待解决。作为校长,我充分调研后发现教职工对此反应强烈,可谓怨声载道,导致每周一次信访的恶果。我们便综合施策,与党镇领导、街道居(村)委会,以及校内班子成员、中层领导、一线教师深入交流,统一思想;再与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现同频共振。短短3个月,所有问题得以圆满解决,最终高质量通过检查验收。
  回想我经历的4所学校,几乎都存在数量不一、个性迥异的所谓“刺头儿”。针对不同对象,采用相应策略进行沟通,都无一例外发生了蝶变,个别教师还走上了领导岗位。
  当然,功夫也在诗外,倘若校长能知人善任、智慧管理,便是“无言”的交流、最美的沟通。我一直推崇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的管理理念,他认为,校长要做道家,重在“无为”,贵在谋略,妙在用人;中层干部要做儒家,重在自律,贵在德行,妙在引领;基层干部要做法家,重在他律,贵在制度,妙在“执法”。这具有一定的实操性,蕴含丰富的哲理性。(据中国教育新闻网)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