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思研语
11

跨起来 跨出去 跨回来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操作策略 杨九俊

  教育部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方案”)中明确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并要求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于这样一个“硬”任务,应该怎么落实呢?
  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跨起来
  跨起来的前提是准确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
  其一,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新方案的语境中,首先是一种课程形态。如同研究性学习曾经是整个课程体系的一个“特区”,跨学科主题学习,包括某些学科课程标准明确的综合实践,是学科内综合学习的一个“特区”。
  其二,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镶嵌在学科知识体系内部的课程模块。新方案语境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科的,属于“学科+”,有着鲜明的学科立场。
  其三,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主题统摄的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课程内容要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出“在突出上述主题的同时,还应选择反映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特别是儿童生活等方面的主题”。尽管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新课标,但我们可以从新课标的表述中揣摩出主题的意义性。主题的价值导向,正是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课程育人的聚焦所在。
  其四,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整合性的知识形态。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碎片化的,而是整体性的,是多个学科“养料”合成的一个课程模块。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是知识的整合,“跨”意味着越过学科边界,“跨”是两个或多个学科主动作用建构成一个新的整体,而不是多个学科知识和方法的“拼盘”。
  其五,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做事情”的实践方式。跨学科主题学习往往是以情境任务为载体,其特点是激发“做”的热情。“做”指向问题的解决,且常常以某个成果的形式为标志。所以,知识的应用是其重要特征。对主学科来说,是学用结合,侧重于“用中学”。对辅学科来说,侧重于“用”,在应用中从相关学科视角去解决主学科的问题。而这种“做事情”往往以相对完整的一个时间段为界限,以一个单元为基本单位。
  “跨起来”的关键在于主题的提炼和内容的整合。
  先说主题的提炼。
  首先,要明确主题范畴,在这方面应该以新课标为主要依据。对语文学科来说,新课标已经明确三类主题范畴,即日常生活与学科学习、社会考察与社会热点、文化参与与文化专题。其次,应该充分考虑各地各校的具体情况。教育部在新方案中提出:“统筹各门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安排,注重统一规范与因校制宜相结合,统筹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将理念、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育人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落实新课标时,将跨学科主题学习置于具体的学校、家庭、社区的情境中。因为贴近真实情境,所以可行,也有助于形成多姿多彩的实践样态。以南京市建邺区张蓉教师先期探索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他们依据新课标精神,以“创新儿童的语文生活”为核心主张,结合本区域特点,从“日常生活类”“文化活动参与”“社会热点问题”三个类别展开设计,研制了八大主题的区域语文跨学科学习课程框架,包括习惯规则、触摸自然、社会实践、成长脚印、文化之旅、乡音乡情、校园生活、奇思妙想等。在实施时,又鼓励各校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最后,给具体活动命名。具体活动的命名大致有四个维度: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做,以某一个为侧重点即可,比如“我带弟弟妹妹参观校园”基本涵盖了这四个维度;“我到敬老院送月饼”涵盖面也较宽,其中“语文+数学”的月饼购买,没有也不需要在命名中表达(“怎么做”中的一个环节);“家乡的昨天和今天”,让人一看,就明白是用调查、比较的方法来“做”;“中华一家亲”则以“为什么做”的价值意蕴命名,突出了意义性等。这都是一些好的命题。
  再说内容的整合。
  有学者认为,整合是“跨学科的石蕊测试”。换言之,是不是真正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最关键的是看是否能有效整合。真正意义上的整合,第一,是有机性的。有学者提出“综合并不意味着把各部分拼凑在一起,像一个人做蛋糕时把各种原料放在一起那样。而是运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并使部分服从于普遍真理”。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是“一个”整体,不同的学科元素有机地融入这个整体,而不是陈列在这个地方。第二,是进程性的。有学者认为,“跨学科整合称为进程而不是活动”,“进程表达的概念是朝向特定(但往往是意料之外的)结果的逐渐变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整合不仅仅是设计阶段的事,而是过程性的,是预设与生成双向接纳、双向生成的过程。第三,是创造性的。正如一些学者认为,“整合进程的本质是创造性组合和合并”,“该进程的目的是创造性地形成新的且大于(也不同于)其组成部分总和之物——更全面的认识”。这个特征与开放性、生成性直接关联。笔者听过“我是小小气象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教师引导学生整合进诗作中对物候的描写,引导学生从说明性和文学性两种语言表达特点去体会,分别领略其精确和生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有些诗句为什么违背了自然规律?”并举例说明,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教师对这样的“意外提问”应秉持接纳、欢迎的态度,通过探讨,有助于学生们对文学语言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这显然就是在“创中学”。
  跨学科主题学习怎样跨出去
  如何真正跨出去呢?
  第一,强调实践性。新方案谈及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时,明确“强化实践性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要用实践的方式学,具体落实“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以语文第三学段来说,要求“参加”“参与”相关活动,在体验感知基础上运用多种形式分享经验和感受;通过小组研讨、集体策划、设计参观考察活动方案,运用跨媒介形式分享研学成果;选取有关主题,设计人工智能的未来生活;等等。现在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大多以“做事情”为载体,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强调结构化。跨出去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应该围绕特定的素养目标,做结构化的安排。结构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单元整体考量,也就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应该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整体考虑,把每一节课都看成单元整体的有机组成,都是朝着单元整体目标前进的。结构化的重要标志之二,是教学评的一致性。从“大单元”视角考虑教学评一致性,内在的关联才能打通。结构化的重要标志之三,是内容与活动的一体化。“结构化,并不止于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而是将学生及其活动纳入结构之中,使静态的内容动起来、活起来。”
  第三,强调进阶式。跨出去不是平面地展开,而是学习的拾级而上。是否进阶,一是看问题的解决。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素养升阶的过程。二是看思维的发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不能只见热闹而不见实效,见实效的重要表征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活动设计时,要有意识地把活动板块的推进与思维的进阶关联起来。
  跨学科主题学习还要跨回来
  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有“回家”的意识,“回家”就是回到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学科素养的落实。我们讨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在学科范畴内的课程模块,“学科+”是在激活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个”学科的复杂问题,旨在提高“这个”学科的素养。如语文课标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落脚点是“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我是小小气象员”紧紧扣住“怎么说得明”,“诗行某地”落脚在诗歌的欣赏和尝试创作,都是既让人看到“跨出去”了,也没有迷失方向。
  二是多学科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这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10%课时不同于90%课时的地方。方法论的知识也是重要的知识,世界本身是整体的、复杂的,只是我们习惯用分割、孤立的方式来认识它,所以我们对这个世界常常不适应,尤其是不适应它的变化。现在用10%的课时培养学生复杂思维的能力,应该“种瓜得瓜”。“复杂性”这个词意味着“被连接”“编织在一起”。法国著名哲学家埃德加·莫兰关于整体性思维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有意义的。复杂性思维重在用“连接”的方式,多学科聚焦同一问题,就是用“连接”的方式解决问题,重在培养整体性、复杂性思维。
  三是主题意义的体悟。主题都是有价值意蕴的,仅从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表述看,一些主题范畴指向“养成爱书、爱文具的好习惯”“感受和学习生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等,都包含了明确的育人要求。因为是在“做事情”过程中体会到的,所以其价值不仅在“知道”,而且在“领悟”。怎么证明学习目标落地了呢?其主要的方式是表现性评价。崔允漷教授等提出:“评价表现化,即以表现评价为支架引领并考量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实践,让核心素养培育过程‘可视化’。”从案例来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基本围绕事情(东西)做得怎样、怎样做成这个事情(东西)而进行的。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