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犀溪中心小学 练兴贵
如何帮助学生养成创新实践能力,构建应用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是教育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完成正常的课时教学后,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综合课堂,帮助学生将碎片知识完整化、系统化,最终实现学以致用。
知识积累碎片化是构建科学知识体系的动因。
小学科学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领域,教材根据学生年龄和学段特点,以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进行编排,展示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将系统性学科知识切割为课时、单元、学期和学段等,在便于学生逐步积累和掌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知识的碎片化。
实践探究融会贯通是构建科学知识体系的途径。
学生所积累的碎片、零散知识,难以组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需要从单元、学期和学段入手,设计单元实践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对认知结构进行重建和系统化,形成网络化知识体系。
一是要横向拓展,形成单元模块知识体系。在单元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时安排,引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碎片化积累。而创造性地设计探究实践整合课堂,是帮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有效途径。
二是要纵向关联,构建学段领域知识体系。学段整合应用是助力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重要一步。教师要根据学段特点,设计综合实践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将学段知识进行整合,从而自主构建起学科领域知识体系。
三是要纵横结合,创造专业探究知识体系。从小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意发明到大学各种科学研究,其间不仅需要单一知识,更需要各学科的融合运用和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
打造专业研究领域是构建综合知识体系的目标。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寻找学科间的关联,自主探索学科间的融合,进而专注专业领域,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实现一体化、体系化的综合学习,以形成各种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局面。
只有根据学科特点,选择不同的实践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才能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不断为学生完成初始积累的同时,还要设置知识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寻找知识间的关联,整合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科学思维。当然,知识体系构建的途径不局限于实践探究活动。结合学科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综合性运用知识和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总之,教师是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引路人,要根据学段课程自主创新地使用教材,助力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领域学科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