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思研语
11

家长不妨多放手

北京明远教育书院 周 航

家长“控诉”陪孩子写作业的新闻时不时冲上热搜,即使暑假期间也偶有发生。其实在生活中,除了陪写作业,家长与孩子在上兴趣班、玩手机等方面也存在矛盾。家长认为“我都是为了孩子好,怎么就不明白”,孩子也委屈“为什么一定要让我做不喜欢的事”。从中我们能看到家长的无奈,也能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挣扎。在我看来,孩子能够反抗家长的安排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是有主见、有想法的孩子。家长也应该警醒,这种教育方式有问题,需要及时调整。
  当家长与孩子就学习问题产生矛盾,家长应该如何解决?陪写作业似乎是亲子矛盾的重灾区。辅导作业时,家长的怒火往往被孩子的“不用心”“磨蹭”激发出来。对此,家长是否想过所谓“不用心”会不会是因为孩子没有真正掌握某些知识?“磨蹭”是不是因为作业太枯燥乏味?无论什么原因,单纯批评都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批评时家长措辞不当,还可能伤害孩子。
  我的一个朋友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每天写作业到午夜。朋友没有单纯地催促孩子,而是与孩子一起分析作业内容,他们发现不少练习题其实是简单重复,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很大作用。于是,朋友找到孩子的老师,提出孩子是否能够只做不会的习题,还保证如果孩子成绩下滑由家长承担责任并且采取措施弥补。老师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之后孩子每天写作业时跳过会做的题目,感到题目有难度才做。这样就减少了作业量,孩子每晚都能在10点以前睡觉,而最终结果是孩子的成绩不降反升。
  这个案例可能不具备普适性,其成立也需要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但该案例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即作业的质量与孩子的表现存在关联,同类型重复的作业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没有帮助还占用了大量休息时间。因此,解决这类问题不仅需要家长稳定情绪、找到方法,也需要教师及时调整作业内容。
  再说兴趣班,一般家长会给孩子报多个班,尝试多个兴趣班没有错,毕竟孩子需要多体验才能发现兴趣所在。但家长不能同时给孩子报多个兴趣班,以至于节假日比平时还要忙碌,完全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时间。如果孩子对某一内容明显表示不喜欢,就没有理由勉强孩子继续学。如果仅仅为了以后在考试中加分更加大可不必,因为全家尤其是孩子为此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巨大的,与其如此不如用其他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提高学习成绩更有效。
  不可否认,学习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作为孩子的亲人,家长应该做的是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而不是步步紧追——那样的学习和生活都是令人窒息的,也不可能给孩子留下美好回忆。顾明远先生曾经用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来说明:他们可以为之不吃不睡而毫无怨言,只是因为他们喜欢。只有有了意愿和内在动力,孩子才会自觉学习。家长不是更应该把精力花费在发掘和激励这种内在动力上,而不是把自己认为有用的技能强加给孩子吗?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性格,应该得到尊重,即便未成年人也是如此。经常有家长说“我没有实现的愿望,我的孩子要为我实现”,或是“我就是这样改变人生的,我的孩子要比我更好”,诸如此言只能说家长不明白一个道理: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虽然家长给了孩子生命,但并不能代替孩子度过一生,更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鲁迅在《看图识字》一文中写道:“孩子是可以敬服的……然而我们是忘却了自己曾为孩子时候的情形了……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今日重读此文仍觉振聋发聩。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家长不妨多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给孩子也给自己留下一段幸福的记忆。(据《中国教师报》)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